小学数学课堂小组讨论的有效开展徐 平 熊向英
小学数学课堂小组讨论的有效开展
徐 平 熊向英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光华乡海联小学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积极创设讨论氛围,又要抓住讨论的层次,加强小组讨论的建设。这样学生学得的知识,才能保持较深的记忆,才能在小组讨论中增长新知识,开阔思路,发挥小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小组讨论 有效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开展一些讨论,不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我就小学数学的课堂讨论,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小组讨论中,却存在着不少令人担忧的现象。课堂小组讨论的主要问题表现在:(1)课堂讨论的参与率低。每次小组讨论时,只有一部分学生参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观众的位置;(2)学生讨论不充分、不深入。“形式主义”,“走过场”是课堂讨论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3)小组讨论的组织效率低;(4)教师分组指导不到位。
针对上述的问题,我觉得可以这样开展小学数学课堂讨论。
一、捕捉课堂讨论的契机
能否把握好课堂讨论的时机,直接影响着讨论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讨论的时机必须选择在:
1、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讨论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出现意见不统一,这时安排讨论,有时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探索“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由于有了“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已有知识经验,一部分学生会得出:个位上是0的数能被5整除;另一部分学生会得出:个位上是5的数能被5整除。这两个结论对吗?这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对这两个结论进行验证,通过验证、同学间讨论,发现这两个结论都对。那么,“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该怎样来概括呢?学生马上就会得出: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能被5整除。这样得到的学习内容,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掌握也更加牢固。
2、在学生解题出现错误和提出问题时开展课堂讨论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法的不合理,在解答问题时经常会出现错误的方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去探究、讨论,并及时予以纠正,这对保护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有好处。
3、在教学的重点处开展课堂讨论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教学内容总存在主次之分,课堂上必须集中精力研究和解决主要问题。围绕教学重点组织讨论,往往能使学生形成深刻的体会,使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认识更深刻。
4、在学生理解的疑难处开展课堂讨论
教学难点是纵横交错的——外关节点。对有些抽象的数学知识,会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如果在教学中采取直观性,形象性的教法,就能帮助学生完成认知目标。如果在运用直观教学的同时,能组织课堂讨论,就能帮助学生完成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从而突破难点。如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时,数的组成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边摆边数11根小棒后再让学生讨论:左边的“1”和右边的“1”表示什么?把摆的东西和数结合起来,这对理解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是很有帮助。再添1根小棒思考:12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然后出示15,问:“你能摆出15根小棒吗?15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接着脱离小棒,让学生讨论:“十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由于学生借助丰富的感性材料,已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讨论,就能比较容易的概括出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二、深化课堂讨论的契机
当学生的精力处于“低谷”时;扩展深化时;巩固总结时讨论是学与思的结合,即使教师讲解非常详尽清晰,也决不意味着学生全能接受。
在课堂讨论中,要使每个学生能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教师必须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讨论氛围。一方面教师应尽量控制自己的情感,避免流露出对学生评价意见的赞赏或反对,尽可能做到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对学生中的一些自相矛盾的结论、错误的推论、肤浅的论点进行分析、引导,并予以更正。
三、加强小组建设的指导
小组不论成员有几个,也是个组织,只有加强小组建设,才能使小组活动有序,发挥整体优势,提高学习实效。
1、设置小组长。小组长能组织好小组的讨论、操作、发言等活动,使小组活动有序进行。
2、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合作机制,组员分工明确,如:组长、记录员、维持活动者及报告结论者。
3、讨论时间的调控。时间不足,往往只有少数尖子生才有发言的机会。不少学生有这样一种心理,既然想不出或来不及想,不如不去想,干脆坐在那儿等待尖子生回答。
4、对小组学习效果的评价。对小组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通过小组学习汇报衡量,既要注意对学习讨论过程的评价,又要注意对结果的评价。
课堂是一个讨论的场,是一个研究问题、交流信息的场。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的讨论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学生通过讨论、争辩、思索,掌握的知识会更深刻、更准确,对问题的思考会更全面,对结论的表达会更系统、条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讨论的全过程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是保证讨论成功,充分发挥讨论的优越性,确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正宪.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2]江琰.数学课堂实施有效讨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