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喻明芳

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喻明芳      云南省永胜县三川镇梁官小学   

摘 要:在对小学数学进行新课程的改革进程中,数学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改变原有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寻找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并使之在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效应,最大限度的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成绩。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课程   数学课堂

   

新课程下,数学的学习不只是知识的记忆,而更多的是理解,是学习一种数学思维。这些思维包括:创新意识、转化意识、分析与综合思维、比较与分类思维、抽象与概括思维、归纳与演绎思维等。这些思维方式不是学生与生俱来的,是在漫长的学习探索中培养出来的。要培养学生的这些思维,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方法进行教学,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也不能仅限于让学生学会知识,而应该有更深层次的目标:让学生会学知识,会用知识。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方式。

一、基本的数学思想

基本数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符号与变换的思想”、“集全与对应的思想” 和“公理化与结构的思想”,这三者构成了数学思想的最高层次。对中小学而言,大致 可分为十个方面:即符号思想、映射思想、化归思想、分解思想、转换思想、参数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演绎思想和模型思想。圣于这些基本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从低年级开始渗透,但不必要进行理论概括。而所谓数学方法则与数学思想互为表里、密切相关,两者都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深化及形成能力。方法,是实施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 ,则是对应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根据。就中小学数学而言,大致有以下十种:变换与 转化、分解与组合、映射与反映、模型与构造、概括与抽象、观察与实验、比较与分类 、类比与猜想、演绎与归纳、假设与证明等 。

二、重视数学思维方法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着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数学思维的结构和形式:结构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关联系统,可分成四个方面:数学思维的内容(材料与结果)、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维方法)以及个性品质(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互素的临控等);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 。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观察与实验,比较、分类与系统化,归纳演绎与教学归纳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一般化与特殊化,模型化与具体化,类比与映射、联想与猜想等。思维品质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思维优劣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为: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独创性。

三、应用数学的意识

这个提法是以前大纲所没有的,这几年颇为流行,未见专门的说明。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大纲理念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深化。新旧教材中,都配备有所谓的应用题,有许多内容已经很陈旧,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结合实际重新编写应用题只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有责任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花朵、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四、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在《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数学》一书中指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是符合数学课程特点的,具有以下优势。(1)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适当整合能够完善数学学科知识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适当整合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工具,提高学习效率;(3)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适当整合能够启发学生思维,优化学生认知;(4)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适当整合能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全体细致,尽可能的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五、强化成功意识

    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教学过程。我们要每时每刻都在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神态等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在教学中努力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有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例如,我在第一册看图画一画的教学时,许多学生都是仿照例子图中有几个物体,就画几个“○”,而有些学生却画了“△”“☆”等图形,又如看图写数练习中的香蕉图,有的学生写5,表示有5支香蕉,而有的学生就写成1,表示满意1串香蕉;看数画线练习,大部分学生根据图中的画法,是数字几就划去几个“○”,而有个别学生看到数字几就划去第几个“○”,说明这些数不仅可以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对这些具有个性的、创造性的解法和不同发现及时地给予展示,并有针对性地作出恰当评价,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韩莺红.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文化教育探析[J].成才之路,2017年第29期

    [2] 付德恒.初中数学改革中的几点体会[J].成才之路,2016年第36期

  

点击次数:3  发布日期:2025/6/27 10:04:38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