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刘永玉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刘永玉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三川镇普枫小学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深度变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集声音、图片、文字于一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语文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信息技术在运用中的一些弊病也暴露出来,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有利必有弊,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也不例外。下面我来谈谈信息技术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吧!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的优势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信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利用声、光、影片效果,将语文课文中的情景、人物、场景等再现,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配上文字、图片、音乐,为学生提供了逼真的教学情景,可以做到图文互补,声意并茂,全方位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完成课程的情感目标,轻松突破重难点。

2、信息技术能更好地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加强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的教学,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在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通过“预习、讲解、默读、朗读、小组讨论和总结”等环节实现的。由于班级集体授课、课时及授课进度的影响,教师让学生自己默读、朗读的时间很少,更谈不上大量、有效的阅读。这对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信息技术计算机具有提供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教学信息的能力,超媒体链接,形成类似语文网络的非线性结构,非常适合学生学习。例如:在教学课件设计中,我们在让学生学习课文时,可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进而一步步巧妙引导,逐步感悟效果。借助信息技术具有储存大量教学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主动查阅与课文同类型的文章,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领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3、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课文内容意境深远,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底子薄,反而成为教学的难点,大多数学生能够流利背诵课文,却不知其意,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形、声、光、色将抽象的古诗转化为直接、形象、具体的画面,让不易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通俗易懂,有助于学生品味其中的语言美、意境美,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比如,古诗《望庐山瀑布》的教学,体会其意境是个难点。运用信息技术可以驾熟就轻:首先,以行书书法为前景,以庐山瀑布图为情景,配以中国民乐,进行诵读,以渲染出诗歌特有的意境。在学生大致读懂诗题的基础上,在屏幕上播放有节奏的配乐范读,同时,根据诗歌内容按序在背景上出现相关图像,并最终完成诗歌意境图。最后,让学生在反复的吟读中,体会欣赏诗歌描绘的意境。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1、信息技术教学束缚了教师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不同的课堂氛围下,讲解某些文字、篇章时,会出现灵感或新思路,而这些新思路往往会对教师和学生起到意想不到的启发,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使用信息技术授课,是围绕提前预设的教案展开,教师的灵活性受到束缚,不利于灵感的迸发,进而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

2、信息技术导致减少了师生课堂交流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互动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教师传授知识时,可以通过动作、口头语,甚至是一个眼神、语气的变化,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容易把重点放在演示和解说信息技术课件上,学生也把注意力集中在大屏幕上,教师成了“操作员”“解说员”,学生成了观众。导致师生交流气氛大减。

3、信息技术教学减少了课堂上学生的朗读感悟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包含的诗意,只可“意会”,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的。所以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一点。学生高一层次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离不开语感培养。

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思路和方法,使之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又要避免盲目地依赖信息技术,失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和核心位置。信息技术教学并非万能的,由于语文课的独特性,只有把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所以,必须将其与有效的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因材施教,取长补短,根据课堂需要,适量、适当地使用,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获得得最佳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运用中,教师应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且不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教师在教学中要摒弃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把更多的精力和重点放在钻研新课标理念上,只有真正领悟了新课改精神,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钻研课本教材上,认真读透课文并努力培养自己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才不会在教学上走弯路,才能取得累累的教学硕果,获得教学上的丰收!

点击次数:3  发布日期:2025/4/24 15:43:41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