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体验式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杨 琪

体验式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四川省简阳市三合塘坝学校  杨琪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数学教学实现“有效育人”预期的重要方向。本稿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依托并结合体验式学习的核心理念,在分析体验式学习教育价值基础上探讨了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应用;有效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在追求有效育人过程中常以教师讲授为主,他们认为被动接受知识不仅利于教学进度的加速、任务的完成,还可在相同时间内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多练习实践机会。殊不如这样的实施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渐失、思维固化等严重影响主体作用发挥的问题。而新课标(2022年版)倡导的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合作等方式主动建构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有良好学习体验生成获得,还利于发展他们核心素养。并且,现行教学凭借的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其以“情境—问题—探究”为主线,讲究知识的生成过程,为体验式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接下来的文本,我将这几年对体验式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的探究获得进行阐述。  

 一、体验式学习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分析  

 (一)理论基础  

体验式学习理论由David Kolb提出,强调学习是“经验—反思—抽象—实践”的循环过程。其核心在于通过真实情境中的实践与反思,实现知识的深度内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组织实施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问题解决、合作探究等活动,帮助他们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象体验与动手操作实践,从而降低理解难度,提升学习效果。  

 (二)价值分析  

1.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式学习以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为前提条件,实施时需要教师通过情境创设或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与实用性,打破他们对数学的刻板印象。

2.促进深度理解。在对概念具象化处理下,学生便有了具身实践---在操作中直观感知数学规律的优势,故而更易实现深度理解。例如通过几何模型拼图的具身化实践助力学生理解图形性质,就比单纯背诵定理更有效。

3.培养综合能力。体验式学习不仅强调跨学科融合,更重视问题解决与团队合作,这样实施的反复进行自然就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及沟通能力,实现核心素养提升。  

 二、体验式学习在北师大版教材凭借应用中的实施策略  

 (一)情境化教学:从生活经验切入  

目前教学所依的是北师大版教材,其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的特征深受乐于体验式学习组织实施者的喜爱,因为其带来的情境素材丰富,利于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将教学活动生活情境化。例如:在七年级上册《丰富的图形世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实施体验式学习就可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长方体(如粉笔盒)、圆柱体(如水杯)等实物,通过触摸、测量、分类等具身体验活动,就可迅速总结出立体图形的特征。

 (二)数学实践活动:从操作中建构知识  

课堂上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是体验式学习实施的常选路径。因为这种教学设计带来了丰富的动手操作机会,利于学生从操作中建构知识。

1.测量与实验。例如在《勾股定理》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进行体验式学习,学生通过测量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具身实践来验证定理的正确性,并要求他们尝试用拼图法推导证明过程。这种测量实验就给学生人人参与学习提供了很好机会,减少了静坐听课的焦虑感和枯燥感,获得了愉悦体验生成。

2.模型制作。该实践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双培养”,利于核心素养提升。如在《视图与投影》章节组织实施体验式学习,要求学生在利用卡纸制作几何体模型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观察并绘制三视图,直观理解空间几何关系。  

 (三)数学游戏与竞赛:寓教于乐  

在体验式学习实施中将游戏融入课堂,不但能活跃课堂,营造竞争氛围,还能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使其主体作用发挥更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实现了高质量的寓教于乐效果。  

 (四)合作探究:以问题驱动学习  

体验式学习常以合作探究为径,能满足学生合作学习欲所期。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于此教师可基于教材实际设计“问题串”作任务来引领组际探究。

不同环节,有不同问题串对应,以引领学生合作探究,实现高质量的体验式学习。

三、实施效果与反思  

 (一)实践成效  

1.学习兴趣显著提升。通过体验活动的反复实施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参与”的习惯已形成,利于课堂互动率的提高。

2.知识掌握更扎实。例如在《平行四边形》教学中学生通过剪纸拼接活动,100%能独立归纳其性质,较传统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升。

3.应用能力增强。从在《统计与概率》单元我们可以看出90%的学生能独立设计调查方案并完成数据分析报告。

(二)反思与改进

1.需要在平衡活动与知识深度上努力。课堂上应避免活动流于形式,需设计明确的学习目标与评价标准来引领学习展开。

2.差异化教学:针对学情设计分层任务,问题串需分层,例如为学困生提供操作指导,为学优生增加开放性探究问题。

 四、结论  

体验式学习的实施与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应用深度融合,能够在实现“做中学”教育理念的同时适时“有效”育人之预期。故此,在未来教学中教师还需进一步挖掘教材中的体验元素和增加实施的体验性活动,最好还结合信息技术(如虚拟实验)来拓展实践形式和过程性评价来激趣增动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换来“有效实施”的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周韫玉.体验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22).

[2]曾杜平.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J].教学与研究,202312.

[3]黄小群.体验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07.

点击次数:2  发布日期:2025/4/24 15:43:01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