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语文课堂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唐 番

论语文课堂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唐番

摘要: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必然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创新培养方法来实施进行。本文探讨了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加强学生朗读兴趣培养、助力学生养成预习习惯、要搭建阅读实践的平台以及给予学生充分尊重和激励表扬等四种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方法

学生有良好的阅读能力才是新课标所希望的现实。而在“教以应试”的传统教学中,这种现实往往很难实现。作为新课标践行者,带着新课标期盼展开教与学,才是角色到位的应作之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执教者必须要通过精心设计多样的教与学方来付诸这一效果实现的追逐,才能让学生有良好阅读能力这一目标在我们提效提质预期达成中得以实现。这几年探究告诉我,坚持在主阵地上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实施让学生感知、品味、积累运用语言文字展开语文实践。这样才能收获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新课标预期接下来的文篇我将结合自身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聊聊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加强学生朗读兴趣培养

阅读能力培养离开了读的实践来谈提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语文以读为径,阅读能力培养不仅要深入践行这一路径,更要在反复朗读、重复与文本接触的语文实践中让学生形成有读有思的习惯。而前提就是让学生朗读。朗读是以兴趣作动力的。所以,我们执教者应加强朗读兴趣培养作为预期实现的首要方法。在小学阶段,多年实践告诉我要通过细品文章的阅读,才能更清晰地感受到其中的人文气息以及浓郁的情感表达。对我们的语文老师而言,一定要以精心的设计而带来多样的朗读形式,来激起学生的读书兴致和思考的动力,并以喜闻见乐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边读边思中去感知、去品味、或者去积累、去运用,以此来提升他们的朗读兴趣发展阅读能力。

二、助力学生养成预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以及他们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预习实践过程中,作为执教者不能仅以布置任务就了事,还要加强方法引导,培养学生在有问题导向的情况下积极运用参考书、字典、网络工具等开展自主学习,形成“边看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先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在阅读第一篇文章时,按照“导读”的提示进行学习。在对文本的深刻领会中,以“想与练”为主线,自主择取学习。在预习过程中把关键词语划出来,把自己不懂的句子和词语标注出来。而且,在体验感悟时还可以把自己的情感记录下来,也可以按照语言特点来做积累工作,从文章中精选出好的词语、好的段落、好的开场白和过渡句,好的结尾等等,来充实自我语言库和积累写作方法也是预习中的重要习惯。助力学生养成预习习惯除了加强预习学法指导和问题导向外,还要加强结果检查运用,即我们执教者要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让他们在课上说出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这样的实施既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发掘他们的自我学习潜力,又可以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学习品质与学习水平。

三、要搭建阅读实践的平台

能力离开了反复实践就不能提升。循序渐进的阅读实践锻炼是最合乎能力发展规律的最佳训练。作为执教者,应充分发挥阅读实践过程中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锻炼的积极作用,积极搭建阅读实践的平台,让学生体验其中之趣和快乐参与之乐。多年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告诉我,搭建阅读实践的平台就是要创建阅读多元情景,合适的阅读实践情景可以激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和积极质疑思考的渴望,故而,在搭建中我们老师还要给他们营造一个适合他们身心需要的阅读实践氛围,围绕听说读写展开实践。比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推荐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的绘本书籍、儿童文学、报刊杂志等,以竞赛方式展开群文阅读或者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在竞争中赛读速、读效和读后收获。在此基础上,执教者还可以组织同学们就读后获得讨论,以激发和指导他们更有方法进行读书实践。在此基础上,应注意到,仅仅依靠一两次的阅读实践是无法取得预期效果的,必须在反复上作文章,根据教材的具体情况,主动创设合适的阅读情景和实践平台搭建,丰富实践方式,使他们有扮演好一个好读书的乐之者,置身于其中忘我读书,这样才能对文本的内容获得详细的分析和准确的理解。

四、要给予学生充分尊重和激励表扬

任何一项能力发展,都需要学生化主体作用去克服能力形成与提升中的困难。阅读能力更是如此。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教师应充分尊重、相信每个学生,注意发掘他们身上的亮点,并对他们特有的生活体验和阅读感悟给予充分的珍视,特别是尊重他们有独到的见解,称赞他们的大胆思考。对正确的,要给予肯定,不要随便拒绝,给学生以启发式的学习行为引领,我们要鼓励表扬他们大胆地表达他们的观点和说出自己的读书质疑。在阅读展开中,尊重学生学习决定权,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自己决定自己的学习方式,自己去找自己的合作学习同伴。这样宽松的氛围允许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的产生都是很有好处的。在此过程中,执教者不能因为放宽了学生自主学习权就忽视阅读引领,相反,更要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更有积极学的动力。

总之,在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的今天为了满足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作为一线执教者在语文课堂上要从多角度、多途径地帮助学生对阅读理解的帮助和引领。让学生在我们好的教法进行教学实践中找到一种合适他们阅读能力提升的好路径,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品会,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园,2020年。

[2]吕真森,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阅读实践能力培养[J].学周刊,2021年。


点击次数:16  发布日期:2023/11/17 15:11:01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