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法在小学数学优教实施中的应用李 艳
情景法在小学数学优教实施中的应用
四川省岳池县东湖学校 李艳
摘要:在小学数学达成优教实施的过程中应用情景法作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做中学”“乐中学”,还能使课堂呈现“更生动”,内容更具“真实性”。本文探讨了数学课堂上创设操作情景、游戏情景、媒体情景、生活情景的实践做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景法 优教 应用
在小学数学追求高质量教育效果实现的征程中,实施的最主要目的是使所教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并培养他们基本的数学素养。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在中高年级的课堂上,很多教师仍然践行着“我讲你听”的旧模式。如果这样长期实施,那么很有可能会让我们所教对象因为不能完全理解抽象、单调的数学知识而导致学生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在全面推进“双主双优”新课改中怎样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和数学学习与实践的平台,使其能有较强主体性而积极学,是所有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探索的一个重大的研究。而情景法的出现,无疑为教师优教实施解开了燃眉之急,为教学提效提供了方法支撑。接下来的文档我将探讨不同载体创设情景在数学优教实施中的应用实践。
一、创设操作情景,让学生动手“做中学”
数学学科,其实践性很强。针对这样的课程新课标明确要求老师要主动改变以讲解为分析主要方式的教学实施,多给学生“做中学”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中获得数学知识与方法。这既是新课标的强烈要求也是培养他们兴趣的重要方法。而落实到数学课堂中就是创设操作情景,满足学生“做中学”需求。比如,在教学“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大小比较”这一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创设操作情景,让学生动手“做中学”。落实上,要求学生利用早已准备的三张A4纸和剪刀,分别对每张纸进行4份、6份、8份的平均分,再利用剪刀取下一份,让学生得到1/4、1/6、1/8三个分数,让学生比较这三个分数,看看谁大谁小。这样的教学实施既直观又形象,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并记住了“怎样比较同分子、异分母的分数大小”。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操作活动,既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又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是很好的优教实践。
二、创设游戏情景,让学生参与“乐中学”
小学生正处在喜欢玩游戏的年纪,好游戏是他们的天性。抓住这个特征而创设游戏情景施教,既可在课堂上落实寓教于乐理念又可以很好地优教,让学生参与“乐中学”。对于中高年级的数学学习,计算题目多而复杂,即使有简便运算带来的乐趣,但长时间陷入这样的计算之中仍然会使他们倍感枯燥。所以,在促进优教的过程中我将其设置在游戏载体上,将计算寓于玩的活动中。这样既可形成“乐中学”的氛围又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针对计算题目的简便算法进行抢答,这样的游戏既可在全班范围内实施,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回答正确的得1分,回答错误的扣1分。看最后哪个学生或者小组在比赛中取得了最好的成绩,并进行相应奖励。这样创设游戏情景的教学实施不仅利于优教实现“乐中学”,又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性得到全方位的调动,而且还可以使他们在竞赛的氛围中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方法上的不足,增强他们“乐中学”的动力,提高计算准确性和速度,使优教变成提效,能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中有快乐体验。
三、创设媒体情景,让课堂呈现“更生动”
在达成优教效果实现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媒体情景,可以用鼠标、智能电视屏幕、动态视听材料等来取代传统教学所凭借的教材和优化呈现方式。传统教学,黑板是主要的呈现平台,无论教师再形象绘制和板书,都只能静态呈现相关信息,无法吸引学生知觉选择。而利用多媒体创设媒体情景实施则教学效果明显不同,更利于学生感官兴奋性的激发。比如,在教学“基本图形”这一节中,如果采取只看课本中的静止的图表来教学,是不能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把握有关的内容的。而将其内容进行媒体情景创设,则能够将教材上静态的插图和图表以一种可视的、动态的形式呈现出来,再加上多媒体的旋转、放缩、色变、遮罩等动画功能,还可以在增强学生对基本图形观察兴趣的基础上让他们有更多感官被调动。这样的实施既使课堂呈现“更生动”又很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取得了更好的实施效果。所以,在优教达成中很多教师将其作为载体而创设媒体情景。
四、创设生活情景,让内容更具“真实性”
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人们获得后最终又要为生活问题解决所用。创设生活情景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理念付诸课堂的有效路径,也就是说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反哺,这就是数学学习的终极目标。这就需要我们执教者在小学数学教学展开中搭建平台,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潜力、身心发展和数学现实基础以及生活经历来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阅读情景文本和思考中寻找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比如,在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让孩子们拿出最近在家的购物小票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认真阅读小票上的购物信息,然后按照上课学的内容来算出所买的东西的总价。这样教学不仅使内容更具“真实性”,更能让学生看到学好数学的实用价值。因而主体性增强,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这样的情景实施就可以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更好地体会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走向优教的实施中作为执教者的我们必须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要立足于小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进行情景创设,才能有效地为小学生们设计出一种既有趣又充满挑战的学习情景,让他们在教师实现优教的过程中对数学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和学习自信,进而获得高质量的培养惠及。
参考文献:
[1]王依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景法的应用[J].中国教师,2019年。
[2]陈达喜,关于情景教学法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新课程,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