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优学中的实施应用蒋 鑫
趣味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优学中的实施应用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大安镇第一小学校 蒋鑫
摘要:趣味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优学中的实施应用是促进学生学音乐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路径。本文探讨了趣味教学法实施应用的基础前提---转变教学观念、重要路径---创设激趣情景和应有组成---积极评价鼓励。
关键词:小学音乐 学习兴趣 优学 实施应用 培养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动力源泉,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爱好,使他们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我要学”的音乐知识获得中,是我们每个音乐老师积极探寻优学策略的目标追求。在全面践行“双主双优”新课改征程中为了让学生与音乐保持紧密的联系,能有享受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唯有实施应用趣味教学法让学生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开启热爱模式,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通过发自于内的驱动从而促进他们积极地去学习。故而,在这几年的小学音乐教育中我的观点就是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而强化趣味教学法的实施应用。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趣味教学法有效实施的基础前提
这与以往的“以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大相径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我唱你跟”的教学方式,要将音乐学科的教学实施视为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主要载体,而不是“副科”或“豆芽科”。尤其是如今,随着“双主双优”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让学校的音乐这个素质教育主渠道真正走上“正房”的位置,真正地走进学生心中,承担起素质教育的应有责任。我们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不懈的教法探寻和优学尝试,除了政策和课标的要求,我们自己也必须要转变更新观念,重视激趣和主体培养,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这一课改目标的实现。但这一过程的先决条件是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地参与到与老师的对话中去。故而在音乐课堂中实施应用趣味教学法是非常正确的教法抉择,更是优学的需要。作为执教者应把此作为提效提质的基础前提。
二、创设激趣情景,是趣味教学法有效实施的重要路径
激趣情景,是老师心中趣味教学法变成现实的一个重要路径,强化创设实施,意在让学生身处趣味刺激之中而点燃内心的“我要学”,从而将优学的实现获得动力支持。
(一)利用诗化的语言创设描述情景以激趣。语言是最常见也是最特别的一种教育方式,随便地说一句话,没有人会觉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言语却具有了奇妙的力量,用在教学中可以创设出描述情景,而且还可以激趣。在引导学生欣赏《放牧》这首没有伴奏的歌曲时,柔和悦耳的声音充满了课堂,让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每个音符发出的声音。这时我们老师就可以把声音降低,以诗化的语言描述表达大草原美丽的景色,让学生眼前一亮,似乎身处其中,迷人的乐曲与动人的话语交织在一起成为草原美景呈现的情景,牵动着同学们的情感与想象,让他们似乎看见了苍穹下一群牛羊与大自然融合的场景。这样场景的出现既培养了学生想象力又使他们感受到了优学的快乐,兴趣直接提高了。
(二)利用流行音乐创造问题情景以激趣。小学生尤其喜欢挂在口头的流行音乐,更乐意在课堂上“吼一吼”。所以,在课堂上实施应用趣味教学法就可以结合当下的流行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当然也可以选择一些热门电视剧、电影等视频中的主题歌,这种熟悉的歌曲可以极大地调动起同学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更有动力去学,这样才能更好地优学和提升课堂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将歌曲引入教学过程中时要以它作为我们要讲授的内容的一个引子或者一个载体来实施,并用问题来引起他们的思考兴趣,引发他们参与互动的学习自愿的产生。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很重,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尽可能地将其趣味化,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动机。并且,通过设计巧妙的提问实施,引导他们更好的理解音乐。
(三)利用数字音效创设声源情景以激趣。声源是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音乐课上选择的一种数字化的声音材料,将其作为教学素材而创设声源情景以激趣。这种以网络下载为主的数字化音效由于模拟真实,能很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主体作用发挥。比如:从网络上下载的敲击乐器的声音、模拟塑料瓶中抖动水的声音以及夜间青蛙的叫声、风雨中的雷声,还有一些模仿鸟类鸣叫的声音。教师和学生一起使用声源来营造音乐乐理知识学习的环境,这是一种很有创意的教学做法,学生们可以在发现、探究和表现的过程中更能感受到声音的多样性和学习的快乐。
三、积极评价鼓励,是趣味教学法有效实施的应有组成
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苏霍姆林斯基这位教育家认为尤为重要的是把他们视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样的评价。所以,在追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积极将评价作为鼓励的方式来实施,通过趣味教学法的整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地得到肯定、鼓励和赏识,使他们在点赞的声音获得中对音乐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要知道,积极有效的评价就像是一剂良药利于行,没有人不爱听别人的赞美,小学生更做不到这一点,而别人对自己的正面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认为积极评价多鼓励是趣味教学法有效实施的应有组成,二者整合更能让学生有信心发挥主体作用。值得强调的是,在此过程中要尊重个体差异。
总之,音乐课堂要取得优教优学的效果关键是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如今倡导主体理念落实中兴趣培养是优学的先决条件,是主体作用发挥的动因。作为一名一线老师,要充分认识到趣味教学法“变现”对学生的影响。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做到使学生真正地处于主体地位这个目标的得以实现,让音乐课堂更有互动的活力生成。
参考文献:
[1]桂春芳,论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方法[J].黑河教育,2019年。
[2]张玉勤,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J].教学与研究,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