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益的提高策略余秀芳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益的提高策略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余秀芳
摘要:要使语文中阅读这个模块的教学在效益上有提高就必须创新和优化提高策略,使其精准运用在各个环节。本文探讨了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阅读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自主质疑解疑能力等三个方面的做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效益 提高
在基础教育阶段,阅读教学效益的提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育人难点工程,虽然它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和实践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看似“好教”的背后却难以提高效率和效益,低效高耗是很多阅读课堂的最后评价。在“双减”推进中,要强化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就必须抓好阅读这个重头戏,因为其肩担之责很多,其教学实施既要训练孩子们自主地读书能力、理解能力和发展审美情趣,又要养成仔细阅读和勤于阅读实践的习惯。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语言的文化感知、创造思维、语言欣赏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和素养提升。要实现这个目标,作为执教者就要积极探寻教学效益的提高策略并做到精准运用,这样才能确保预期变成现实有效率和有效益。
一、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
兴趣比智力更重要,因为它不仅能让学习者勤奋学、坚持学,而且还能促使主动想办法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因此,在全面贯彻主体理念的教改中我们一定要强化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的教法实施,促进学生在导入“收心”阶段就可以成为主动参与者。我们知道,现行小学生在先前的教育获得中并非得到了主体性培养的良好惠及,习惯“被塞”“被灌”仍然是很多学生的学习状态,特别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因此,在全面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双减”推进中我们务必加大兴趣激发和培养之匙的创新力度,用猛药般的教法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释放。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为了让学生于开课两三分钟里就可以转被动为主动,我们就可以利用童话赢得学生喜爱的特征进行阅读学习兴趣激发,从学生读过的童话说起点燃他们表达欲望,就可迅速让课堂有“我要说”的声音。这样,积极性一旦被激发,优学的效果就可以为接下来的优教带来人脉支持,从而提高教学效益就有了很好的主体参与而变得简单。值得注意的是,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不能仅在课始几分钟里进行,应确保整个课堂持续有这种行为发生。这样才能让学生这个主体一直都拥有良好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良好阅读学习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句话对于从教研教的教育人来说再也熟悉不过了。其实,教学效益的提高同样少不了习惯培养这张牌打,习惯虽是非智力,但在促进学生坚持学和有方法学中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因此,作为执教者的我们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学习习惯的方法运用,尽可能创新培养方式,使其固化下来成为一种“我要学”自觉。例如,在学习《白杨》时,首先,同学们对白杨树的外形比较陌生,对其生活习性也知之甚少。再加上该文“表里不一”,看似文章描写了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白杨实则是作者对边疆建造者的赞美。这样的实写和“暗指”自然就给正处于直觉思维阶段的小学生在理解上带来了很大难度。为了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我们就可以在本课开始前给学生这样的提示,让学生在预习文本时解决这样几个问题:第一,让学生从报纸、杂志、网络上搜集相关的信息、照片。二是在文章中划出意义深远的语句,在重复读中获得初步感知的效果。三是扫清字词句理解障碍,形成用工具书的习惯。在教学中,让同学们灵活运用自己找到的相关资源进行学习,进一步获得认知上的拓展。当同学养成这个习惯后,再去学其他的文章时,就会积极地去寻找材料,这样既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和实现眼界的拓展,同时也为以后他们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就长期而言,这不仅对孩子们的成长百利无害而且对教学效益的提高也是大有帮助的。
三、培养学生自主质疑解疑能力
不论是理解能力的发展还是语感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促进阅读教学收获更好效益的过程中我们老师应该教会他们如何质疑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同时又要让他们有自主的解疑方法和勇气。一般而言,应该在难点、困惑点、重点、思维拐脚点等地方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利用“?”或标注的方法写出结果来,对于自主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随便发问,尤其是和课程不相关的问题就尽量少思考,在这一点上进行适当的指导对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提高是很有好处的。但对有质量的提问我们教师一定要放大其教学价值,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动一动思维,把其思维价值发挥出来。有一次,在一堂公开课上我看到一名老师就把这个问题做得很好,其在教学《丰碑》这一课的时候,一学生的质疑提问是“那位被冻死的军需处长怎么会镇静、安详呢?应该是痛苦才对呀?”另外一学生的质疑提问也是很有价值的,他说既然是军需处长就说明他有很多衣服可以穿,作者用“单薄”“破旧”二词来写,说明了什么?这样两个提问不仅体现了学生有很好的质疑提问能力,而且也给课堂对话提供了有价值的话资。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达成“双减”提效提质要求的进程中作为执教的我们应注重教法的创新和优化,使其形式更加丰富有针对性,突出因材施教的育人性和现代多媒体手段运用的化抽象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高效地提高阅读教学效益和提升语文教育的质量。但是,这样的效果实现需要我们老师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要有创新的勇气和不蹈覆辙的课改追求意识,要对自我教法选择进行反思和改进,彻底抛弃传统的“一言堂”的阅读教学方式,只有如此,我们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才能为提升学生的关键语文能力搭建平台和做好服务。
参考文献:
[1]钱长雷,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学习,2019年。
[2]周红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