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罗红华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罗红华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第小学)

 

创新是小学生潜在具有的一种朦胧意识。那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的体会是:

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众所周知,熟苹果落地这一自然现象曾经反映在无数人的大脑中,无数次被人们觉察。但是由于人们在觉察这一现象时习以为常、熟视无睹,意识活动中缺乏探究和创新的成分,所以不可能深入认识和发现问题,更不可能从中产生创造性活动。而牛顿探索创新的意识令他从中发现问题,最终产生了著名的万有引力。由此可见,创新意识对于引发创造性的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不断的放射出创新的火花

、营造和谐、宽松、激励、探究的学习氛围

(一)营造宽松环境,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

营造宽松环境,就是由课堂空间,课堂师生人际关系,课堂生活质量和课堂社会气氛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情境。那么营造一个鼓励创造的教学环境,更是陶冶学生创新个性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应当设法营造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以愉快的情绪投入学习活动,真正使学生置身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和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依靠学生自身的心理动力机能,促进个性的内部自我发展。

(二)提供表现机会,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

提供表现机会,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拥有学习创新、自由展现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使学生主动地溶入到整个教学环境中。教学活动中凡是学生能探索的,教师不要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不要暗示。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自由创新的空间,尽量让学生在融洽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人人参与。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努力引导学生在独立探求的过程中和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中,去理解新知识,发现新规律,掌握新方法。

()引导探索兴趣,绝大部分少年儿童都有强烈的好奇心

这种好奇心实质上是一种求知欲,探索欲,是创新的胚芽。比如教圆的周长,传统的方法是将圆周率直接告诉学生,然后利用圆周率由直径求出圆的周长,或由圆的周长求出直径。我校教师在上课时充分利用学生求知欲,不是轻易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要学生想办法自己动手测算出来,以此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催发学生创新的胚芽 。课堂上,学生比比划划,有的拿着圆在直尺上滚动,有的拿着直尺在圆上量,有的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后,再用直尺量绳子,气氛十分活跃。经过一番努力,大部分学生都能求出圆周率的近似值。此时教师顺势介绍有关发现圆周率的知识点,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进行肯定性的评价,巩固学生创新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教师引人入胜的幽默提问,使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教学情境自由、和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数学教学应该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在于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让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教给学生的是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灌输。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使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在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时,要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期待具有很多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发起学生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教师的一举首,一投足,一个期待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真诚的微笑,都有可能激起学生进取的力量。其次,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其三,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学习。

四、在教学练习中,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会学”中逐步形成的,而创新意识的巩固与提高,则是在教学练习中得到保证的。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十分注意练习题的设计,我的做法是:一是层次分明,既要设计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题,又要设计出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发展题;二是形式要新颖有趣,就是说练习题既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乐学善思;三是条件要发散多变,使学生认识到,结果不能垂手可得。需要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才能解决;四是适当运用一题多解等等。

、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例如:王师傅3小时做48个零件,照这样计算,6小时可做多少个零件?

解法1:用归一法解48÷3×6=96(个)

解法2:用倍比法解48×(6÷3)=96(个)

解法3:列方程解 6小时可做x个零件 X÷6=48÷3 X=96

解法4:用分数解 3小时是6小时的1/2 48÷(3÷6)=96(个)

解法5:用比例解 6小时可做x个零件(

通过一题多解的练习,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能从不同的方向、多种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赋予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使命。只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加以训练,把握知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结合点,适时适度的引导,使学生主动去动手、动脑,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思维、多创造、多发现,能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在课外活动中也要让学生有发现、有创新、有成就,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培养和发展




点击次数:7  发布日期:2023/10/30 9:35:02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