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理在达成优教提质目标中去迎接新高考唐 伟
让地理在达成优教提质目标中去迎接新高考
四川省岳池县罗渡中学 唐伟
摘要:让地理在达成优教提质目标中去迎接新高考是我们地理老师当下亟需完成的梦。本文探讨了从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灵活教学方法、强化素养培养等路径去实现的做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 优教提质 新高考 达成 目标
近年来,随着以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改革为主要的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一线老师在这“三新”理念引领下迈开了追逐优教提质育人目标的教法探寻步伐。高中地理课程作为新高考改革的重要对象,如何以高质量的效果去迎接新高考的检验成为一线地理老师每天教学实践都在思考的“梦”。传统地理教学注重教学方式这一单一路径去改革提效路径,很多时候还是逃不过“高耗低效”这一旧辙的束缚。在新高考背景下“怎么教”和“教什么”仍然是优教提质目标达成的两驾马车,作为一线老师如何从这两方面去作调整和改进仍然是当前走向高质量教育的重要路径。接下来,我聊聊让地理在达成优教提质目标中去迎接新高考的实践方法。
一、更新教学观念是达成优教提质目标的前提
更新教学观念是一线老师让地理在达成优教提质目标中去迎接新高考的必要前提。虽然其不是优教提质的具体方法,但其直接影响着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情、备作业等设计实施路径和效果。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的一线老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必须将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必备品格培养放在第一位,以现代化的教育与教学理念为基础展开地理教学实施,把高质量育人理念贯彻到每一个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执教者在进行地理教育设计与实施的时候要以全面、准确地进行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导向为前提而展开,及时地指导学生对当代人口、资源、环境等知识的理解,并引导他们对其进行地理工具和现实实践展开客观的评价,这样才能使他们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提高地理核心素养,也可以从发展的角度来观察所发生的地质现象,培养批判性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二、优化教学内容是达成优教提质目标的基础
为了高质量实现这一基础,在设计时做好“功课”就显得非常必要。强化备课设计是每位追逐高质量教育的执教者的共同方法,是我们进入教育行业首要践行的实施。作为地理老师,不能照本宣科,特别是新高考背景下更不能重蹈覆辙。在备课设计众多实施项目中我最强调内容的重组和优化。用不同的标准和基于不同的学情对即将要开讲的知识进行重组,比如将各个章节的内容按照地点的分布、时间的顺序、因果的联系等不同的要求进行大单元设计或者采取任务驱动安排,对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重组当然还要针对于此而确定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地理课程实施目标,这样才能优教并进而达到提质目标。
三、灵活教学方法是达成优教提质目标的关键
达成优教提质目标主阵地在课堂。在课堂实施中,在对教学内容深入研读和拼组的基础上要进行教学方法展开优化、创新和重组等改革,才能将预期高质量实现。在传统地理教学中,很多执教者仅仅强调某一特定的知识元素而展开教学过程,而忽略了全域和区域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构建。这种教法实施难以让学生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也难以培养出他们地理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对知识的结构系统进行解析的教法实践,并在学法授予中完成对学生的指导,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进而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评比、归纳等多种思维关键能力作为我们地理优教提质目标实现中的重要内容。在地理教学实践中,除了运用直观教法实施“媒体+”策略外,我还将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图示法展开在情境平台上,引导学生运用图解或图表进行学习或者记忆。我们知道,地理事件具有一种很强的空间地域属性,因此,对于各种地理问题的分布应采用图像化的方法,增强直观性的正确做法就是将地理问题的“形”与“位”的联系在一起,以形成事件的空间图像。这样,就可以使同学们更容易从图表中了解到的地理知识的空间属性,从而更好地理解与分析地理问题和发展地理实践能力。
四、强化素养培养是达成优教提质目标的核心
新高考强调检测学生核心素养。注重地理知识运用实践的能力培养是促进学生人地和谐观、综合思维和提高地理实践力的重要路径,是达成优教提质目标的核心。也就是说,强化素养培养的实施重心就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并以此找到恰当的地理工具来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而发展成为地理实践力。在这一过程中按照其思维模式,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层面:(1)对其进行分析和判断。是将错综复杂的自然现象进行层次、分类的分析,从而了解自然现象中每一个构成元素的相互关系及其特点。比如,通过对非洲几条主要河流的分析,我们可以对非洲地形的走向做出一个大致的估计,通过空气压力来预测温度,通过空气压力的变化分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空气压力的变化做出一个大致的估计。(2)培养总结概括技能。要想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技能,就要以对地理现象的认知为前提,要善于发现事物间的内在关系和发展规律,拓宽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认知范围和深度,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创造性。例如,为了让学生培养总结概括技能就可引导学生从整体、综合等途径去分析德国鲁尔的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环境、技术等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的研究,让他们了解到了这个城市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一个大工业区的重要原因,以此为径也让他们对自己的国家以及未来的发展提出更多有价值的建议。这样既训练了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又很好地促进了学与用的结合,发展了地理核心素养。
总之,让地理在达成优教提质目标中去迎接新高考是我们地理老师当下亟需完成的梦。作为执教者,唯有务实教法优化实践,方可将梦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成新,新高考模式下的地理有效教学[J].素质教育,2022年。
[2]柳红明,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开展高中地理教学[J].卷宗,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