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数学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张丽莉
乡村学校数学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第三中学 张丽莉
摘要:乡村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而之所以针对乡村地区的教育事业如此关注,更主要的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以及乡村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所以,对乡村地区的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可以有效提升和改善这些地区的教育质量,进而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进步。文章以乡村地区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展开研究。
关键词:乡村教育;数学教学;初中生
乡村教育在推行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很大的短板就是资金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资金的短缺,导致乡村地区学校教学工作在实际开展环节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衍生问题。正确认识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并采取相关的措施予以针对性解决,是我们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实现学生综合素养进步的重要保障。
一、乡村地区数学教学问题
1.学校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学校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是乡村地区学校开展教育环节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形式。而造成这种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相关的资金短缺,正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致使学校的硬件办学实力和软件办学水平一直得不到有效改善和提高。基础设施的薄弱主要体现在教学设备的紧缺和优质教师资源的相对不足。例如当下阶段,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工作已然成为了一种教育标配,但是以我为例,虽然很多教室内也装备了多媒体,但是计算机设备陈旧,运行速度慢,往往打开设备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这种不必要的时间成本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优质教师资源的不足同样也是乡村地区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城市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相比,乡村地区在给教师开出的待遇方面处于劣势地位的,所以很多高校毕业生以及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优质教师在择业时,都会优先选择经济条件更好的城市地区而非乡村所以这也就导致了教师资源的相对不足。
2.学生家庭教育质量略低
学生家庭教育质量偏低同样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以我为例,很多学生都是来自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父辈的婚姻不幸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巨大的阴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度过的,而老人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对学生进行优质的家庭教育,所以就导致这部分学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和心理问题。这也是农村地区学校教学环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提升数学教学效率策略
1.教师个人能力的强化
强化教师的个人教学能力是提升农村地区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举措。因为学校得到的教育资金相对不足以及硬件的教育设施建设起步较晚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教师本人无法左右和影响的。要想实现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必须要从本身做起提升自己的专业实力。用自己出色的教学能力去弥补客观物质条件存在的不足。教师可以在工作之余,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到互联网上搜索有关新型教育思想的文章以及国内其他地区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和讲解思路。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用其他人优秀的教育方式和自己的教育方式做对比,进而发现不足并做出教学计划改变。例如当下阶段,在学校教育中广为流传的分层教学理念和学生分组合作教学模式都是经过了多次验证,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的良好方法。教师便可以在数学教学中把这种方法引入到课堂上。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并要求他们围绕这一知识点展开讨论。这样做可以充分活跃课堂气氛,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矫正学生家庭教育中的错误
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农村地区数学教学中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而此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和学生家庭之间做好沟通工作,发现并指正学生家长在教育环节存在的错误思想和弊端。例如,我曾经针对班内的学生现象展开研究和分析,并采取了家庭走访的方式了解每一名学生在的家庭问题。在访谈中,有一位女生的家长明确表示:女孩子读书没什么用,还不如早点去打工赚钱。针对这名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我当时立刻进行批评,并通过引用一些典型的案例来驳斥这名家长的读书无用论。而针对父母离异给学生造成心理问题的现象,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援助和心理辅导。同时和学生的父母保持沟通,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抚养自己的孩子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不会随着婚姻关系变动而改变的责任。通过和学生家长的沟通,矫正他们在家庭教育环节的错误观念和想法,为学生的健康学习和快乐学习塑造一个优质的家庭环境。
三、结语
乡村地区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部分,正确认识乡村地区的教学实际有利于我们制定出符合农村路线的教学计划。而作为计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的教师,要勇敢肩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坚持用一颗赤子之心回报教师行业乃至整个社会。
参考文献:
[1]严加文.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J]. 考试周刊,2018,(33):96.
[2]李志刚. 巧妙设计教学方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J]. 数学大世界(上旬),2018,(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