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何世川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何世川
四川省武胜职业中专学校  638400

 

 

摘要: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是中职学校专业科目的技能培养课程,该课程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的个人工作能力,对学生的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就以往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改革探究策略,从而实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挖掘学生创造力的目的,以此提升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引言: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相应的汽修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作为汽车行业中技术性要求非常高的专业,中职院校想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就必须加强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避免传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离的现象发生,只有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相结合,才能确保中职院校人才满足汽修行业市场的需求。因此,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是当前中职院校教学必须重点研究的课题内容之一

一、中职院校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理论课教学安排时间跨度大

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课程中包含汽车相关部分的结构、原理以及电路故障等多种知识。[1]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这些汽车相关知识的认知处于断续和分散的情况,导致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最终学习难以深入。与此同时,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在中职院校很难实现一体化教学,甚至部分学校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老师并非同一人,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教学出现脱节现象,最终难以形成有机的结合。

(二)专业课程知识难以跟随汽车技术的发展步伐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各行各业在激烈的竞争下发展迅速,而中职院校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的教学知识结构缺乏及时有效的更新,导致教师和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市场所需存在一定的差异,再加上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操作经验,最终很难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

二、中职院校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法

当今社会信息发达,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的情况下中职院校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课的教学中,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法的核心效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互联网下载最新的专业资料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掌握最新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知识,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还能更加清晰的对汽车底盘中的相关零部件以及安装位置等情况进行现场的展示出来。例如,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中,关于汽车转向时前轮定位知识的教学时,借助多媒体的方式播放视频内容,这种视频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使每一个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在课堂就教学中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提问解决,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采用强化实践教学法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学生对维修技能的培养。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让每个学生对汽车故障问题进行检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对后续学生检查车辆故障提供宝贵的经验。例如当汽车在行驶中出现跑偏问题时,学生可以快速断定车辆故障原因是轮胎或者悬架问题引起的故障,随后学生根据维修经验,对轮胎或者悬架进行检测,并找到具体的原因进行修理。

(三)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法

中职院校在教师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除过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的教学外,还需要将理论与实践操作有效结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2]这是由于传统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教学设计中,通常会将汽车的底盘划分为传动、行驶、转向以及制动等多个不同系统,学生虽然对这些理论知识有着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实践操作中,则很容易混淆各个部件。因此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教学中,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效结合在一起,避免以往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概念混淆或者部件记错的问题发生。一体化教学方法中,将汽车底盘可以分为前桥、后桥以及传动三个部分,并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模块教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教学,整个教学模块系统也可以当做独立的模块,对于传动系统模块中的离合器、万向节、驱动桥等内容进行分析讲解,有助于避免学生出现混淆的现象发生。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汽车底盘构造,这对提升中职院校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教学质量而言具有良好的教学成效。

结语:在传统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教学过程中中职院校的教学方式往往存在理论和实践分割性的特点,导致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缺乏足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中职院校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强化实践教学法以及一体化的教学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效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改革实施,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对中职院校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层次推进,最终满足社会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

参考文献:

[1]岳喜哲.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 汽车博览,2021(8):85.

[2]何君.基于3D打印技术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时代汽车,2021(22):90-91.


点击次数:25  发布日期:2023/8/28 13:47:06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