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多媒体语文课件的制作方法邓永美

论多媒体语文课件的制作方法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中心小学  邓永美

 

 

摘要:能优教提效的语文课件需要执教者充分发挥自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新课标理念具备的优势进行精心设计和制作。本文探讨了优质语文课件必须经历会拿来、会整合、会创新三个步骤。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件  制作方法

语文课堂在优教手段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离不开课件支撑。虽然多媒体作为教学优教提效的科学定制,是一种前沿技术产物,但是它本身并不能起到积极的教学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这一功能优势,就必须进行细致的规划和制作,形成为教学服务的科学合理的课件,才能达到提效优育的目的。多年的课件运用实践告诉我,其运用到语文课堂上的课件在设计制作时就要与语文学习的内容、方式、学生思维现实等相结合,找到深度融合的“刃口”设计,又要以精湛的“锻造”技巧精心制作,使其成为能为语文优教提质的高品质的教学用课件。接下来,有多年运用经历的我聊聊多媒体语文课件的制作方法。

一、会“拿来”,备好课件制作的资源素材

网络上的语文学科教育资源浩如烟海,同一课文就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资源,有文字描述的、有视频动画的、有课堂讲解范例的,也有帮助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这些资源虽然量大,但是却是良莠不齐,不能直接拿来作为我们教学用的资源,正确的做法就是要仔细挑选,学会“拿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老师在大量使用课件时,没有进行取舍,直接搬进课堂。问其为什么,他们认为这样的课件别人都设计好了,可以直接用了。当然,也有一些教师由于缺乏信息技术创作能力,不知道怎么进行“改造”,有一种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感觉。其实,对于语文课件的制作我们不需要从头开始设计,特别是平常教学。如果有课件,我们只需要结合本班学情实际进行“改装”就是。如果没有现成的课件就需要在互网上去寻找下载或者购买。但是,这种“借”来的资源只是课件的“雏形”,不能直接进行运用,还是要经过制作这一步,这一步虽然是“小修小改”,删减或者添新,使之能正为符合本班教学需要的课件来。这就是我倡导的 “拿来”,不是照搬原用。还有一个值得要提的事,随着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提高,教材在选文编排上很多文篇进行了“下调”。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原来是在六年级的教材上而现在却三年级教材上出现了。而且在不同单元主题内容中。这样有变化的课文我们在课件制作或者改装的过程中就要结合现有学情和所在单元组的要求进行。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这样经过“拿来”的课件作为基本的资源素材进行再设计和制作,才可能助力优教提质效果的实现。

二、会整合,进行博采众长的制作

“拿来”的课件只是我们需要的课件的资源素材。没有进行整合的课件只是我们需要的课件的初成品或者参考资料。这种没有经过选择的贸然使用,很可能在教学实施时会被课件所左右或者牵制,沦为他人课件使用的解释者和失败者,或者成为课件点击鼠标的“放映员”。所以,经过“拿来”的筛选,我们也要慎重考虑如何进行制作出符合自身教学需要课件的问题。在下载中我们发现有价值的课件往往不止一个,从中发现他们都与自身所设计的教案流程甚至重难点“有出入”,不完全符合自己教学设计所需内容。对于这样的情况,其解决之径就是整合,“择其善者而用之”。多年实践告诉我,其整合集成也是需要讲究方法的,正确做法就是选择最好的一个课件为母本,再将其它课件中的优点择取出来复制到母本中,形成一个“著我之色彩”的“新”课件。这种整合集成的方法运用,是以大量的课件资源中出现了一、二个好的课件资源为条件的,它的综合性不强。当然,也可以下载更多课件进行,按照自我教学意图进行杂取种种,博采众长,具体做法就是从多个课件资源素材中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再结合整体集成的优点,创造出一套新的符合自身需要的教学用课件来。此方法的运用,是在诸多课件各有千秋而没有突出的作品涌现的情况下进行的整合性改造,它的综合性比较强,但是最具创造性,最能帮助我们优教提效。

三、会创新,体现最新的教育理念

要将课件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并实现优教提效,我们不但要懂得“拿来”,懂得整合,而且还要在设计制作时有创意,要懂得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种创新,一方面是因为制作者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法知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的课件制作技术。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了解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积极学习新课标理念和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再提升工程培训。缺少了这些理念和方法,课件运用就显得单调乏味,缺乏吸引力。没有了这个,这个课件就没有了内容,如同虚壳没有灵魂。所以,要想创造出具有创造性的教学用课件,首先的要求就是我们必须要了解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其作用---能有效帮助学生有效地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能培养出他们的自学能力。其次,将已有的以“教”为主的课件资源转化为以“学”为主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件作为学法示范和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其中进行语文实践;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习者的认识特点进行教学,同时要体现出较强的技术性和交互性。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一接触到这样的课件就会被吸引,催发感官兴奋,从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促进求知动力生成。

总之,良好的课件不是“借”到的而是执教者精心设计的,经历巧妙“拿来”和科学整合,如果理念新、技术好,还要尽可能在其中体现创意。这样的语文课件才能为我们语文教学优教提效达到预期实现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顾大平,小议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科教文汇,2019年。

[2]宋福明,谈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8年。

 


点击次数:22  发布日期:2023/8/28 13:38:56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