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挖掘历史教材核心知识 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徐 浪

挖掘历史教材核心知识  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

四川省广安友谊锦艺学校  徐浪

 

摘要: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唯有在挖掘出历史教材核心知识点的基础上方能有效实施。本文从研读课标明确核心知识、研读教材找出核心知识出发,探讨了利用直观化手段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的做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  核心知识  学科思维  挖掘  培养

在所有科目的教学实施中,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对本科目所具有的独特的学科思维学科核心素养,这一点在全面践行2022版新课标的当前更毋庸置疑。联系、比较、辨证是历史学科的基本思路和学习方法,而历史学科的学科思维的培养正是借助历史核心知识来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只有让学生对历史核心知识进行理解,并将其还原成历史的真相,在具体时空下进行看待、理解和评价,才能符合唯物史观的需要和形成。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除了要掌握一些历史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本质、懂得从中获得一些教训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分析历史核心知识的过程中,找到历史的发展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掌握好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才是学史的真正目的。但是历史核心知识是散见于文篇中的,需要挖掘和提炼,才能形成具体的教与学抓手。接下来,我谈谈如何挖掘历史教材核心知识以实现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目的的做法。

一、加强课标研读,明确核心知识

核心知识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必然凭借。把核心知识作为教学载体来运用不但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提速加快,更利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下看待历史现象、问题的唯物史观,以便在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问题解读和分析中促进学生学科思维和时空观念的形成。为了明确找到核心知识,作为执教者必须研读新课标,明确此章、此节在学科目标达成中的所占位置和任务担当,再根据任务来确定哪些属于重点知识、难点知识以及核心知识,难点知识是相对于学生认知力、理解力而言的,重点知识很大部分属于核心知识,反过来核心知识则一定属于重点知识。值得注意的事,在全面践行2022版新课标的背景下核心知识不能仅视为历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还有正确的历史观和必备品格形成的一些东西,同样是该学科的核心知识。所以,执教者在研读新课标的基础上要充分明了该章该节的任务担当,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核心知识,才能为教学实施合理利用课堂时间、把好教学流程奠定好基础。

二、仔细研读教材,找出核心知识

明确了此章此节的教学担当,执教者就可以从具体的教学内容中找出核心知识了。抓住核心知识点就可以为学生具备学科思维和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了。现行教材(人教社出版的教育部审定版),较传统教材有了很大变化。在章分节背景下,以朝代为界划分编排,各个章节主题不同,章节多少也没有固定,有的章节还有活动课设计。这样的编排更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好奇心得到满足。走进具体教材细看每一课,我们发现其并不是只言历史,更多的是引学生思考的“小问号”存在。每一课都有导学、相关史事、材料研读、问题思考、课后活动和知识拓展等栏目设计。这些栏目看似很友好地在阐述一定问题,但字里行间总有很多引起学生对话和思考的“小问号”,目的就是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抓住核心知识点进行思考。例如,在《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课的导学栏目中,字数不多,但核心知识点隐藏其间,道出了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鼎盛时期、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唐朝前期出现的局面等三个重要知识点。而且,出现了两个“问”。通过这样的导学,进入该课学习的学生自然受此诱发,思维开始启动,去探寻导学提问中的具体内容和原因。这样编排了导学这个栏目有之外,在其他栏目也是有大量诱思的“小问号”的,比如“材料研读”,这课则利用唐太宗所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话来引发学生“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关系比喻成为舟与水的关系”。随后又设计“问题思考”让学生思考“从哪些方面体现出现出唐太宗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通过这些“小问号”,处处让学生思维有着不停运转的刺激。这样自然就利于学生学科联系、比较、辨证思维的开启和培养。

三、利用直观手段,培养学科思维

核心知识的教学在教育数字化推行的今天利用信息化手段、数字化资源进行教学实施已成为当前历史课堂的一大特征。在我看来,最宝贵的并非能接触到海量的数字化资源,而在于了解这些资源的获取方式和学习方法,并能将加以整合与运用。因为历史知识、技能和方法也只是我们学生关键能力中的一部分,历史学科思维有效运转所用到的方法如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联系与比较、归类贯通等才是核心素养的必备。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利用核心知识的教学实施强调学科思维培养,更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但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知识和问题往往是抽象的、逻辑的,对于初中阶段这个特定人群来说还需要直观化的教学实施才能让学生在深入浅出中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所以,我认为核心知识在担当学生学科思维培养的过程中应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进课堂,利用智能教学一体机这个终端外加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来助力实施,这样更能将事半功倍这个效果变现。例如,帝国主义这个概念的教学,如果仅“裸口教”,即使执教者利用再多时间进行语言输出,学生也只会倍感枯燥,如果利用现代手段通过多媒体呈现相关影视内容就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在分析与综合的过程中形成这个历史概念,从中学生并得到分析与综合、归类与概括的思维培养。

总之,不论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知识教学还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都离不开执教者“用心经营”。学科思维属于核心素养之列,在核心知识教学上作文章才能使历史教学更具高质量育人的效果。这一点,我们执教者一定要认识到。

参考文献:

[1]张红明,历史核心知识的挖掘[J].学园,2019年。

[2]郑桂平,历史学科思维的培养方法[J].学周刊,2021年。


点击次数:16  发布日期:2023/8/28 11:49:12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