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胡圆春

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实施

四川省武胜县中心小学校 胡圆春

摘要: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就是要化核心素养目标为课堂教学目标,把其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而实施。本文探讨了目标化设计、灵活实施方法、适时展开教学评价等三种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有效实施

目前,在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教学中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关键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正在兴起,其目的就是要扭转人们“教以应考”的错误做法而走向更有育人效果的素质教育轨道。作为一线老师,要秉持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并以此教学实施为目标,以“创新”为导向加强课堂提质改革。语文学科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担学科,其奠基性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把学生在人生发展中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扛起培养责任来,通过精准的教法实施让学生核心素养获得良好发展的根基。

一、教学目标基于核心素养设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既要让学生的语文知识根基得到夯实打牢,又要让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输出能力及阅读理解能力得到快速发展和提高。同时,也要将学生对于事情的情感态度和对环境的观点予以关注,并将培养实施的重点放在语言运用和思维培养上。这样的目标实现既要讲效益性又要讲有效性,二者的完美实现才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建构。落实的前提就是将核心素养的四个要求科学合理地融入到教学目标之中。细研语文学科的素养内容,不外乎就是这样四点,一是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二是思维的潜力挖掘和培养,三是欣赏审美的实施和创新,四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认识。其具体内容就要对应课文来谈。而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把这四个方面融进,并在课堂上围绕着这四个环节来进行课堂教学。那就是基于素养导向的教学实施了。新课标给出的教学设计案例我们可以借鉴,把获得的方法运用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这样来践行新课标、落实新课标就显得有根有据,而且有效了。

二、灵活核心素养培养实施方法

有了目标还要灵活方法,才能确保得到有效落实。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自我有主体性才能获得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作为老师要把他们学习欲和好奇心调拨至“愤悱”状态,灵活核心素养培养实施方法,创造出与他们的兴趣和爱好相一致的课堂活动,从而使他们形成自我有需的学习意识。为此,教学展开中老师要把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教法选择的起点,利用自主探索、情景问题诱导等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欲的产生。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思维参与有效性,老师们不但要为学生们提供研究性的问题让他们去质疑思考,更要对他们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和表现的学习态度进行持续的关注,之后再引导他们去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发现是促使学生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原因。

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例,本课的中心思想就是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体会到各种形式的关爱情感。教学实施时就可以从课题开始引导,把正反两个方面用话题设置悬念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让他们更快地被卷入到同一事情不同人所持的情感表达的分析上来。紧接着鼓励学生读课文,并通过问题情景诱思,让学生在边读课文边思考“父母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持有不同看法”和“父母不同的看法带给巴迪什么感受”这两个问题,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是培养学生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路径。同时也要求同学们自己在阅读时质疑并提出问题。如果学生在阅读之后不能将答案找出来,此时的教法还应调整到方法授予上,指导学生寻找关键词,逐个解决问题。这种教学实施,既化解了教学重难点,又在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学兴趣,以发展核心素养上起到了保障作用。

三、基于素养导向适时展开教学评价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建立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策略是新课标的极力倡导。作为语文教学践行人,每一堂课、每一个学生都是我们需要评价的对象,只有评价才能促使自己对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才能去研究学需读懂学情,并且才能在教学中找到更为有效实施的路径。在目前的核心素养培养实施的操作下,老师要根据核心素养来对他们进行评估,使他们可以意识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引发他们对自我的学习方式有没有问题的思考,有不有改进的必要或者相互之间提出一些学习建议,帮助他们改正不足“补短板”。在语文教与学中评估的内容非常广泛,包含了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效果状况、思维创新和学习能力的评估。评估有两种,一种是课堂表现,另一种是语文作业实践。传统教学实施评估较少,以考试为唯一的判断依据“让分数说话”是其典型特征,事实上一张试卷“量人测能”是非常错误和不全面的。而现目前倡导的基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测评系统相较之而来应该更加客观和全面。所以,作为实施者的我们老师要多加留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性特别强,求知欲旺盛,思维想象随互动及时能展开。这样的参与就应当得到老师的表扬和激励,并将他们的表现列入结果性评价中的内容作为期末的评价依据。还可以建立成长记录档案,注重过程考核,让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升有痕。

当然,语文课堂上培养核心素养的方法是不可穷尽的,道路也是无止境的。作为一线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主体作用,把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发展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为前提,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展开,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将来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和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肖雪琴,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开展[J].教育学,2022年。

[2]曾生霄,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施[J].素质教育,2021年。

 


点击次数:25  发布日期:2023/6/29 11:14:28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