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怎样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黄祖锐

怎样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八中学    黄祖锐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它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呢?本文就此谈点个人的认识。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对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形成一种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主导轻主体的教学观念,严重制约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影响了数学教学的质量。因此,新时期的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积极的开展创新,以先进的教学观念为指导,以现代的教学手段为主要方式,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爱生尊师、心理相容、教学相长的和谐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打破师道尊严的旧俗,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下高高讲台,走进学生身边,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索,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甚至行动,努力当学生的顾问,当他们交换意见时积极参与者;要求我们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使学生感到我们是他们的亲密朋友。一旦课堂上有了和谐的氛围,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课堂教学正在师生中进行和完成。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实现教学目的关键。与其他学科比较,初中数学是一门较抽象、深奥、枯燥难学的学科,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钻研教材,联系学生实际,尽量将所授内容设计成生动有趣的问题。如:行程问题的应用题,可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实际走一走,模拟各种情况,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行程问题。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实践上来,学生在实践中就把行程问题的应用题学会了,进而,也体现了数学模型化的思想,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优化教学设计,做好课前准备
明确教学目的,钻研教材,抓住关键,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是优化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前提条件。首先,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材,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调整教学内容。设计教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知识容量,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好时间,同时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本节课要完成的知识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制定成学案,学案分课前预习部分和课堂演练部分。让学生课前预习,初步了解本节要学习的内容;再通过课堂演练,掌握并巩固所学的知识。制定的学案要一定有目的性、灵活性、针对性和拓展性,让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
五、优化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此,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教材的固定不变的做法,取而代之以能够根据学生生活实际主动地去驾驭教材、处理教材。例如用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有一道练习:砌完一道墙,甲独做6天完成,乙独做10天完成,两人合做几天完成?要求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方法,这类应用题和以前学过的整数应用题有相同的基本数量关系,即: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关键(或难点)在于这类应用题的工作总量要用单位“1”表示。应用题的已知条件没有直接出现,但学生如果能联系已学的分数的意义进行学习,教师就用不着按部就班地教,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独立解答尝试。如学生有问题,设计这样的题目:运完360块砖,甲独运6次运完,乙独运12次运完,甲、乙两人合运几次运完?进行铺垫。在计算的基础上与工程问题应用题进行比较,便于学生找出异同,建构数学模型,抓住解题的关键,为学生主动有效学习提供保证。
六、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教学还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有区别、有针对地进行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智商较高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都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对这一类学生,可以让他们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练习拓展性强的习题,促使这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而智商稍低的学生,让他们掌握好基础,认真仔细地做好基础习题。在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不但要注重优生的培养,而且更应该关心中差生。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我们都该及时给予表扬与肯定。教师适当的鼓励和赞美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
七、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职业技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的学生的受教育水平,如果连老师都不能正确地理解教育的内容,那学生的水平就可想而知了。在就需要老师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不断学习新的内容,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内涵。
    总之,有效教学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研究和学习,把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推向更高层次。

 


点击次数:15  发布日期:2023/6/29 11:14:16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