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互动教学法在体育课堂中的实践应用胡旭燃

互动教学在体育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四川省岳池县翔凤学校  胡旭燃

摘要:互动教学法在体育课堂中实践应用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课堂“双主”作用发挥更明显,更利于学生各项体育技能在互动下得到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互动教学法在体育课堂上的实施特点和实施途径。

关键词:初中体育  互动教学法  实践应用

教学即互动。把教学定义为师生之间围绕对话而展开的信息交换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特点。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互动式”的教学实施方法由此出现在我们身边,也赋予其丰富的实施内涵成为了“双主双优”课改推进的重要抓手。在体育教育中,传统的教育方式虽然也注重交互,但多是一种形式,单向性较强,可以称之为浅层次互动”。在今天,体育课堂强调“双主互动”,课堂是师生共建的老师是主要的,学生也是主要的都是课堂互动不可或缺的主体因此,互动教学法在体育课堂中的实施应用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

一、体育课堂上互动教学法的实施特点

)互动教学法实施的目的性强。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把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为实施追求的核心,不再以运动项目的教给老师为心来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流程设计,而把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作为培养的基本目的来进行课程的设计。故而在整个课堂的实施中处处都以学生为主体而展开,都为目的达成而展开互动。

)互动教学法实施的方式更多样。与别的学科实施该教法相比,体育课堂上的互动教学法应该是非常灵活的出现,有体的方式进行也有小组方式的,或者男女成小组或者有次差别的方式进行。无论是以自发的团体形式进行体育技能训练为目的实践结合,还是以小组为单位的练习实践或者以自由活动方式出现自主结合其方式都显得自由,体现出一致性与差异性的并存

)互动教学法实施更重兴趣培养。互动必须有足够的动力支撑。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对体育有强烈的兴趣来参与课堂上的互动就必须重兴趣培养,使之有积极的锻炼需要和积极的参加的意识。而这一切都依赖于恰当而及时激励和评估,点燃他们学习兴趣。对于有一定认知力的初中学生赞扬和批判相结合也是一种激发兴趣的好方法当学生受到激励后主体性就会增强,互动需求也更明显,肌肉和思维就会放松,互动参与意识和行为效果也就更明显

)互动教学法实施的评价内容更宽泛。课堂评价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因受“教以应试”影响在内容上较为单一,更多的是将学生的纪律性、班级的秩序性和运动量、运动密度指数作为课堂评价重点,很少在学生心理健康、适度竞争、合作意识、智力发展、社会适应、创新思维等非体育技能方面进行关注。而在实施互动教学法的体育课堂上则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一种新型的、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课堂教学方式,其课堂评价更多的是教、学、练、创相统一的评价体系,在内容上更宽泛。

)互动教学法实施更需要教师角色改变。在互动教学展开中,老师不仅扮演着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方法解惑的领者”的角色,而且扮演着其他学科不具备的“助学者”的角色。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角色才使得体育课堂上的互动教育活动有别于别的学科教学互动。别的学科在学习练习时老师往往只是方法上的相机辅导,而体育课堂上则需要老师进行示范和帮助学生完成某项动作,如一些连续性强、难度大的动作。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教育方式的不断衍生丰富,体育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实施方法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

二、体育课堂上互动教学法的实施途径

(一)丰富角色体验。实现这一效果首要要求老师要有角色互换意识,就是老师在互动教学中要将课堂的主体性适时与学生互换。课堂主体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要我们把时间主宰权交给了谁谁就是主体。即使二者的并行也有主次之分。老师要在背后提供引导和协助。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让同学们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再由他们通过小组或个体活动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如篮球赛、足球赛这样的集体项目需要生生合作和互动来实施。以往,在竞技活动中,一般都是由教师担任裁判员,但在竞技活动中,教师却可以担当教练员的角色;如果把赛场上的“执法权”交给了同学,或是让同学们轮流扮演裁判、队员、教练等这样丰富的角色经历,就可以有效地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到各种角色所要承担的责任,这种方式既能增加同学们的经验,又能提高同学们的责任心和配合意识,从而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对运动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二)生生互动。在强调师生之间互动的同时更要展开生生互动,老师可以将课程的内容和实现的目的巧妙地渗透到体育活动之中,使他们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下体会到体育课的快乐,并积极地展开互动。比如,体育游戏的实施---玩“叠罗汉”的游戏,老师就可以把同学们分成六人或者八人作为一组来展开。通过这样的方式实施,可以使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并且还可以让他们体验到学习快乐生成更强的参与意识和需求,更利于他们学习热情的调动。

(三)友情互动。实施这种互动,就是充分发挥那些体育尖子生的“小老师”作用,让他们对后进学生加以辅导。课堂上的练习环节,鼓励体育成绩优秀或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去辅导,实施友情互动。

由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初中阶段的体育课堂中实施互动教学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教学展开,可以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多的对话交流的机会,也可以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体育技能锻炼和发展身体素质,并提高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接下来的落实“双减”提效要求的教学过程中,作为一线体育教师的我应更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不断拓展互动方式,使这种教学法在更大层面上绽放教学魅力的育人之花。

参考文献:

[1]黄永群,浅析互动教学在中学体育课堂的应用[J].基础教育,2019年。

[2]王红兵,浅析互动性教学在中学体育课堂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


点击次数:28  发布日期:2023/6/29 10:39:45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