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听音想象作文三部曲杨会菊

听音想象作文三部曲
云南省广南县城区第三小学校  杨会菊

 

新的教学大纲把学生的作文具体化了,要求他们乐于说话和写话。对于中年级学生,鼓励他们展开想象、幻想,把想象的事物写出来;对于高年级学生,要求他们在想象的基础上,用一节课的时间,写出400字左右的文章。可见,作文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的体现,没有想象就没有作文。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作文教学,但是教师指导学生作文多是强调学生把看到的写下来,对听到的想到的指导不够,存在着公式化的弊端,使作文教学过程难以优化,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而幻灯、录音、电脑等电教媒体,通过影像再现情景,重感声音,激发了学生的说话、写话兴趣,丰富了教学内容,激活了课堂气氛,优化了教学结构。因此,能否把作文教学从公式化转化为灵活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运用电教媒体来促进作文教学的优化并取得显著效果。这正是我们想要探讨的问题。

教学时,我们把作文课堂分为三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教学环节,即听音激趣,以说促写,结合讲评并将这三个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适时调控反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听音激趣

契可夫说过: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自然界和外部世界的事物已有不同程度的体验和相当数量的积累,对很多声音已不陌生,但学生对声音的反应因人而异。在课堂中,让学生重感声音再现生活,丰富了写作内容,从内容入手,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兴趣,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例如:重感声音,以《暑假里的一件事》为例,用录音指导学生思考。录音内容丰富,其中有鞭炮声、锣鼓声、欢呼声。听到这些声音之后,问学生:听了这些声音你想到了什么时候里的一件事?学生虽深有感知,但因为当时特别高兴没有注意观察、想象,或遗忘较快,记忆残存,或因面面俱到,杂乱无章,不能言之有序,写之生动,所以让学生感受一次,让他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学生即会产生兴趣激发起表达欲望。

又如展开想象,以指导《一次家务劳动》为例。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一般都做过或多或少的家务,如洗菜、洗碗、洗衣服、喂鸡喂鸭之类的,但由于很多学生做家务时没有注意细节,所以我们以洗红领巾为例,通过播放一系列洗红领巾的过程所发生的声音,让学生先听,然后指导学生想象,再由学生一边听声音,一边做演示,最后进行说和写。这样学生不但有话可说,而且写得有条有理。

二、以说促写

说和写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口头语言是语言的根本,书面语言是以口头语言作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因而说与写是有一定联系的。说话有条理、连贯、语言生动丰富,写就一定能好,因而说好是写好的基础,所以说与写是有辩证关系。以说促写、从说到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作文以说开路,以述导作。当学生听到生活中熟悉的声音时,总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大脑经过思维活动,就会产生内部语言,不吐不快。此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打开闸门,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在说法上加以指导。这录音内容既给学生提供了说的内容,也给教师提供了如何指导学生的形式。这以说促写的主要目的是从说到写、以述导作,因而在立意、选材、构思方面应作好指导。通过听音激趣,教师引说、导说,学生跃跃欲试,想说、乐说。只要坚持以说开路,坚持从内容入手,就能为学生从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打下基础,让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不再愁无米之炊。因此,我们要坚持以说开路,以说促写并把口头作文当成每次作文的重要一环,先说再写,全面发展了学生的内部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结合讲评

学生写好作文后,我们就进行讲评,对学生的新作组织评议。进行综合导评,质疑择优,互评互改,实际是教师继续指导,学生继续主动学习。评议时,可以用录音播放学生的习作,也可以投影学生的习作,让学生讨论后派代表评议,接着提出修改意见。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自改能力,并向自评能力转化。最后教师加以评定,综合导评,这样效果甚为显著。

在一、二环节,教师的指导表现在上,第三环节教师的指导表现在上,即是书面语言的表达。作文水平也即是书面语言的表达水平,是内部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综合。因此,在讲评环节上应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通过优化质疑,点拨再探,互评互改,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并向自能作文转化。

 

 

 


点击次数:25  发布日期:2023/6/29 10:39:31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