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绘画能力的培养王 杰

论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绘画能力的培养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南湖初级中学  王杰

摘要:培养学生绘画能力的美术教学不可抱有急于求成的心理而要创新教法实施。本文探讨了兴趣培养、强化技法训练、培养速写勾勒能力、突出教师示范教学和画日记画等五种培养方法。

关键词:初中美术  绘画能力  培养

绘画,不论是造型表现还是设计应用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美术实践方式,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让美术学科列入实践性强学科的范畴之内。传统美术教学等于绘画教学,这为什么要画“等号”的原因就在于很多美术课堂从开课到结课就是画一幅画。这样单一的实施不仅在方式上给人枯燥感,在内容上也让人倍感乏味。故而得不到学生主体支持而教学效果每况愈下。在全面优教提质教改推进的今天,作为实施者的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一改昔日“师画生仿”的课堂模式,主动构建艺术教育实践新平台通过优教优学多种途径引领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去寻找美美,进而在绘画中创造美提升自我绘画能力接下来的文档里我将结合新课标的研读和教学实践谈谈在美术课堂中学生绘画能力的培养之钥。

一、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我要画”应源自学生强烈兴趣使然。兴趣在学生美术绘画实践过程中不仅扮演着内部动力生成器的角色,更给了学生克服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过程中的种种困难的信心支撑。传统教学之所以耗多效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绘画兴趣就开始了动手操作,没有内驱的他们就无法调动心中库存的表象素材,就直接上演了“要我画”的被动角色。这样的实施在倡导主体论的艺术课程标准下难以建构起高效课堂,故而我们不能再蹈前辙。这年来的教学探索让我明了美术任何课型的实施都要注重开课激趣,不以此为导入目的实施难以把学生卷入到师生互动中,更不能使之从“要我画”中转变成为好之者。相反,能促进这一效果实现的方法也在我探索中浮出了水面,那就是激趣诱思情境策略的应用,通过多媒体创设的图文并茂的情境增强学生对审美客体的情感体验,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他们产生“我要画”需求。这种从外围入手调动学生内驱生成的方法就可以起到促进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效果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绘画环节就可实现不催自愿画的主动作为状态了。

二、创新技法训练的教法实施

在以绘画培养为主的教学中,技法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施对象,其如果能高效实施就可使学生能够准确地刻画出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东西,从而实现有创意的创造。绘画不是单一的笔法、墨法和线条的技巧训练,而是包括了很多的东西,就是笔法训练这一项也涉及到了笔的种类、握笔方式、笔尖大小等多个内容。所以,在教学中,技巧的培养必须紧紧抓住教学要点和主题来实施,做到“点、面、面相结合”。不仅要以整个班级为中心展开“齐步走”的教学推进,还要注意对个别学习好的学生和差的学生的分层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还要注意发现他们在掌握技法的过程中进步表现,在给予他们赞扬和激励的同时,还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以帮助他们克服技术上的难题而提升绘画信心,形成扎实的基本功。

三、授予学生速写勾勒方法

绘画实践离不开以速写勾勒为基础的对作品主体框架的建构。速写勾勒能力一旦形成就利于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快速完成作品的基本框架。所以,授予学生速写勾勒方法在绘画教学中就显得非常必要。虽然在这一环节也需要技法,但我们更多的目光应放在作品的整体建构上,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去进行创作。如《手的速写》一课就必须对手的形状、结构有个清晰的整体印象再进行绘画,而不是看一下画一笔。多年绘画实践告诉我,提高速写勾勒能力的有效方法可采取“慢画照片”和提高默识强记能力的方法来进行,解决学生绘画过程中感受能力和造型能力不足所引发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授予学生速写勾勒的六大方法,分别是构图得当、比例准确、简约取舍、骨法用笔、由慢到快和小道具的巧利用,通过这些方法的合理利用,学生在速写勾勒中的用笔、用线、用色就更具表现力,甚至达到“气韵生动”效果。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就可让学生掌握这种本领的,需要反复实践,由慢到速。

四、突出教师示范教学

在绘画教学中,对色彩运用的技巧训练同样是很关键的一部分,老师们一定要对这课时教学目的的实现作充分的准备,并且要对这门课所涉及到的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充分的了解,不能只是将课前准备的范画进行展示,也不能只将作画步骤图向学生们讲解或者展示,这样的实施是抽象的,不能引起学生动作思维的参与。有效的做法应该在课堂上进行操作示范,让学生亲眼目睹教师的构图、落幅以及铺大色块的方法。同时我们教师在示范过程中还要作为什么如何操作的解释,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传统美术教学,教师在实施时很多采用了图加分析的方法进行,这种没有操作步骤的示范在促进学生绘画能力提升中意义是不大的,绘画重过程,培养也应体现这一点。故而在实施中作为实施者的我们应突出示范教学的创新性和有效性,这一过程仍需优教。

五、开展课外画“日记画”

“日记画”指的是用画笔来书写所见所闻所感的一种绘画方式,以此为径要求将自己经历的一切记录下来。同样是一种积累。开展课外画“日记画”实践是多方面的,有利于学生将每天周围发生的情况进行记录,这样既能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记忆力,又能有效训练学生的眼、脑、手等感官的协同发展,还能为他们的创作提供更多的素材储备。所以,在“双减”实施后的美术作业设计中我常要求学生画“日记画”,以此来增强他们创作情趣。

当然,培养学生绘画能力的美术教学不可抱有急于求成的心理,更不能采用揠苗助长式的教学方法,要坚持细火炖肉的持久战术,采取合乎美术学科规律的方法来实施,助力学生绘画兴趣和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桂小平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绘画能力的培养[J].科技风2018年。

 

 


点击次数:18  发布日期:2023/6/29 10:36:39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