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董丽平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
宣威市第八中学 董丽平
摘要:在整个化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化学学习拥有更多的热情。兴趣对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会起更好的推动作用,增加对化学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学生时代就应该备受瞩目,无论是社会还是老师都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决定条件,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高中的化学教学也同样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以前学生对化学的学习还停留在背化学方程式和计算这些单一、传统的方法上,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都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以至于从起初的单一记忆学习变为彻底失去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从而对化学产生厌恶的心理。没有兴趣又怎么能有创新能力?想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就需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单单是纸上谈兵,要有践行性。因此,实验的动手、动脑能力才是学习高中化学的有效方法。合理的实验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提升记忆,还能在无形之中加大学生对整个化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通过高中化学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彻底破除中国式化学教学单一、局限的状态,突破高中化学教学传统的“满堂灌,死读书”模式,应加强师生互动,增加趣味,激发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让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是学好化学的前提。教师在讲课时就要多多关注这一点,例如在讲解任何问题时教师都尽可能的把这些问题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学好了化学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一件多么酷的事儿啊,这样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是需要学生带着好奇心以及探索知识奥妙的心来进行的,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创设一些较为神秘的情境,吸引着学生迫切的想知道其中的奥秘。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多一些空间,使学生的自学与教师的指导完美的结合,在一个愉悦、融洽的氛围中把知识一点一点参透,学生的自学能力强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加上老师适时的进行指导,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大大增强。
开放多变、生动活泼的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应以学生为先,以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前提,因此在注重创新精神的课堂上教师应多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应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课堂上学生要积极主动的发言,对于老师提出的任何问题学生都应积极思考,学生也可以大胆的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尤其是在化学实验课上更是考验学生手脑并用的好时机,在实验课上学生可以充分的把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许多知识点呢也多以死记硬背的形式记下来,这样做就会有许多极大的弊端,就算学生背下来了也未必能够完全理解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克服死记硬背的弊端,让学生真正做到活学活用,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实际的运用到日常遇到的问题中。教师还要多多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质疑,对于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勇敢的说出来,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从教师抓起。教学要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这样对学生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教师的感染慢慢的拥有创新意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使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其中也包括教师自身的情感,教师在授课时与学生做好相应的互动,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想法,给每个学生同样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心,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积极、主动,只有对学习充满了热情才是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教师在授课时也要打破常规,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区分开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任何的不同的看法都应给予适当的表扬而非置之不理或是嗤之以鼻,对学生的关心与表扬都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品尝到成功。
高效原则。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充分重视课堂教学的效益问题。因为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其他渠道(如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不能替代的。创新学习课堂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少课堂教学与之相应的作业、复习等对学生时空的过多占有,改进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以便留出有效的时间,让其他渠道也能发挥其独特作用。通过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学习,以达到培养学生高中化学创新能力的目的。
实践原则。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知识,不仅是学习知识,而且是创新的必要途径。毛泽东同志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思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把实际参与看成学习的最高水平,这是因为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易于遇到亲情况和产生新问题,这就是创新的过程。陶行知先生说:"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念;试念生断语;断语生行动,以此演化无穷。"因此,在实验中,实验教师总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养成主动思考、认真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遇到棘手的问题,学会开动脑筋,从多方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问题原则。问题是创新学习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善于提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总是一定要注意新颖性与多面性,让学生通过问题激活,或者让学生动脑思考,或者让学生相互讨论,或者让学生辩论,教师对学生的不一定非要按标准答案来要求学生,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其次,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课堂一定要设计提问的环境,使学生想问、课堂一定要设计提问的环境,使学生想问、敢问和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