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实施雷 放
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实施
雷 放
(四川省武胜县叶家庵小学校)
摘 要: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实施在教育数字化的倡导中迎来了手段、资源、方法的选择利用的大好机遇。本文就小学科学教学实施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进行优教提效目标达成进行了实践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 网络环境 实施 有效
伴随着全球信息化的逐步完成以及教育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作为未来社会人才培养的奠基教育平台可以说最先遭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其中最显著的影响表现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改变了知识呈现渠道和方式,这为教育提供了新的格局和新的气象,尤其是对课程改革中新兴的课程——小学科学课的优教提效目标的达成带来了手段、方法和资源上的根本性影响。改变了传统的、静态的、封闭式的课堂实施,形成了动态开放的、可以让资源“进出”课堂的更加生动、更加富有魅力的师生互动对话和信息交换,从而在视听盛宴的助力下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起到了使同学们能在较短的课时里更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在此,本人对网络环境背景下的小学科学优教提效的有效实施谈谈自我的实践心得与探索。
一、巧用媒体,化难为易
在科学课程中,有大量的实验材料,需要在老师的指引下来展开探究才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的,特别是让同学们做一些调查、研究或实验的学习更离不开老师的引导。但是我们发现有一些实验并不能在课堂中充分地表现出来,比如《植物怎样喝水》,这个实验的探究即使放手让学生去探究也不易实现,即使还加上我们老师的反复解释,同学们仍然还是难以明白其中的缘由。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多媒体等手段,实现虚拟与实体的结合而展开,让同学们通过微课视频“看到”土壤中的水分沿着植物根、茎和叶脉中缓慢地向上运移的景象,在重点处有箭头标注和提醒,让学生看到植物中水分的整个输送过程。这样就直观生动地解决植物“喝水”的教学难问题。又像是《地球的公转和自转》,《风向和风力》,《声音的传播》,《食物链》,这些都可以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实施,让学生们看到难以口头描述的内容,让他们在眼见耳听中进行科学学习与探索。这样,他们就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与信息,增大了学习获得空间。
二、模拟仿真,促进感知
在科学教学内容中蕴藏了很多前沿新知识和新思维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教学实施不是口头解释能讲清道明的,即使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来探究这些实验也不是很容易实现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信息不仅抽象而且还涉及到安全、耗时过多、操作复杂等原因,不能在教室里进行实验探索操作。对于这样的内容教学我们就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智能教学一体机来模拟仿真做实验,通过视频呈现将这些实验的操作方法、现象、结果以及由于操作不当可能产生的危险都展开模拟演示,这样学生就可清晰在看到这类实验的操作,起到了强化感知的效果,而且,对于一些特别重要的过程和结果还可进行提醒式的模拟,通过对镜头放大、或者暂停、或者慢放(快放)等操作,从而让学生的感官得到了“延伸”,一些抽象且有学习难度的知识却在现代技术帮助下毫无障碍地获得了,而且整个演示实验的模拟仿真过程还给学生带来了良好的学习快乐,在愉悦中实现了获得新的知识这个预期,起到了优教效果。
三、激发兴趣,优化实施
在传统的教育手段中,老师们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常常借助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这样的实物来进行教学直观,这样的手段实施一时半会儿还可能有效,但是长期使之就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和降低学习兴趣的严重后果。而今天,迎来了教育数字化,借助无所不有、无所不能的互联网环境我们再来实施科学教学,其课堂就可以用生动、形象、直观这三个词来彰显其特征的显著了,学生们对此兴趣自然大大激发,主体性增强。如《昆虫》这一课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昆虫”这个概念之后的教学实施,为了强化学生对其认知,我们在接下来的教学展开就要培养他们对“昆虫”的分辨能力,其做法就是要求学生在智能教学一体机的屏幕上通过拖动选择,把自己认为是“昆虫”的生物择选出来。而且在实施时我们还将这一环节命名为游戏---送昆虫回家。这样的教学实施既活跃了课堂也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游戏实施让他们巩固了所学的概念,强化了认知,可以说这样的实施是非常有效有意义的。
四、虚实结合,减少空洞
在大多数情况下,传统的教育方式不仅难以使教得到优化和效果的最大化,而且在强调以探究为径的科学学习中更能达成新课标要求,起不到优教提效的有效实施效果。而互联网技术、互联网资源的教学运用却突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展现出了更大的灵活性、包容性和开放性,能将学生们带进到一个信息无比丰富、资源无比宽广的数字化境地中学习。风雨露雪的形成、天体行星等知识的教学实施,就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将它们以一种非常形象、非常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们去观看。同时再配合旁白解说,这样的信息就生动直观了。通过这种虚实结合的方式,能让学生在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时没有空洞感,而且当这些现象“出现”在学生视野中时还会带来惊奇感。这样就不会出现只知理论却无法感知的懵懂感了,同样起到了有效实施的效果。
总之,现代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实施迎来了优教提效提质的大好机遇。作为一线老师的我们要把这种机遇化为实实在在的育人现实,真正为学生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春鹏,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年。
[2]刘小宇,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J].科技风,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