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体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路径彭 亮
论初中体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路径
彭 亮
(四川省邻水县九龙镇中学)
摘 要:作为素质教育载体的体育教学欲扛起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任就必须丰富教学路径来实施。本文探讨了挖掘体育教材内容价值、加强左侧肢体练习、加强自行动作创编、引导创编体育游戏以及加强学生想象思维培养等五条创造力培养的教学路径。
关键词:初中体育 创造力 培养 教学路径
创造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是否有强大竞争能力和发展活力,也关系到它们文明的发展程度和综合实力。作为奠基教育的学校任何一门课程的实施都要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学展开的重要追求,体育教学作为素质实施之道,在扛起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的同时也要将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培养这一重任承担起来。而在目前的教育改革中,很多体育教师只将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体育兴趣作为教学展开的追求对象,这其实是不够的,还应将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培养作为追求才能满足时代要求。要知道,体育课给同学们带来独特而开放的学习与运动的氛围,同时也给同学们充分的观察、思考与动手操作实践展示提供了很多机会,故而在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有着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学科优点。只要精心设计教学展开路径,强化学生主体,其创造力就会在教与学两大平台上得到同步发展。接下来,我结合自身教学实施聊聊初中体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路径。
一、挖掘体育教材内容价值
任何创新的科学实施其都是以健康体魄为前提的。创造力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基础也是难以发挥效果的。故而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中的首要要求就是要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充分利用现行体育教材,尽可能挖掘出特富时代性、健身性、趣味性的内容来增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实用性,在“教什么”上实现创新。传统做法就是在框架式教案表格中填内容以备课。这对于中老年教师来说可能还具有一定实施效果,但都很容易落 入程式化的旧框框中,不能很好地激趣和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对于培养学生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很多教师都忽视了教材内容的细腻和多样,毕竟体育教学还承担了很多健康方面的知识,这一点仅在室外的课堂上难以顾全。所以,我认为在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中教材内容的细读和挖掘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多样的内容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创建和发展思维想象的重任有效地担当起来。
二、加强左侧肢体练习
开展运动技能训练是促进脑活动、脑发育以脑皮层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人类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很多高等的智力活动都在左半脑发生的。而在创造性思维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左半脑就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故而在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教学实施者的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强化对左边肢体部位展开动作训练,比如跳跃、摆动、左手运球等,从而达到对脑动能进行开发以及推动左右两个半脑协同发展的目的,这对发展人的潜力和创造力是有益的。当然,也可以通过右侧的动作技能训练来促进脑发育,毕竟二者感知感觉方面都是协同发展的。
三、加强自行动作创编
动作创编是培养学生应用体育现有知识与技能进行体育创造的有效路径。在体育课加强学生动作创编有利于增强学生主体性,促使他们将在体操、韵律操、武术等项目学习中获得的基本动作技能创造成新的更为有创意、有难度的新动作。作为教学实施者应在总体目标设定下鼓励学生进行,每次课堂可利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做一做,这样实施在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创造力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样创编的内容要与学生认知规律相一致,并且简单易做的,比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我们可鼓励学生进行根据该项目中所涉及到的动作进行创编。在实践中我们可看到学生将这个项目创编为双手抱膝、手放胸前、两腿交叉、直腿、鱼跃等多个不同动作来展现。在汇报环节我可看到学生主体性强,积极踊跃展开自我创编成果。当然,实施者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已经学过的体操、韵律操动作的基础上,自主设计出有新意且简单的组合动作,并提供平台让他们进行成果展示,再利用评价增强学生成功体验,从而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激发和促进创造力生成。
四、引导创编体育游戏
竞技运动有一定的情节,把其作为体育游戏来实施,那就有规则、形式、结果等几部分。在体育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爱游戏这一特性而展开教学实施,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路径。作为实施者可结合教学内容来进行游戏进课堂,在教师组织游戏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游戏创编或改编一些动作成为新的游戏,从而训练他们的创造力和团体协作意识。例如,在教学足球基本技能时就可组织学生进行动作创编,鼓励学生将足球基本动作如颠球技术、传球技术、过人技术、射门技术、停球技术以及抢球技术等进行创编成新的足球游戏。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创造力的培养而且也获得这些动作熟练的机会,实现了增质育人效果。
五、加强学生想象思维培养
在体育教学展开中我们发现学习体育知识与学习技术技能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内在关系,当然二者也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由于想象是人类在已有的感觉意象的基础上再产生新意象的一个思维创造过程,根据动作迁移这一规律就可以起到促进和强化的作用。所以,教学中充分利用感觉意象是想象的思想依据这一心理学规律作依据我们就可通过适当的动作刺激,多添加一些由外向内的感性直观作为强化手段,为他们想象放飞提供必要的思维动力。这样就可有效提升想象思维的运作效果,促进创造力发展。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就要结合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来实施,结合体育学科特有的素质教育载体的优势和教学方式、实施路径来科学进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主体性和发展他们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杨虬仁,提高体育教学中思维性培养的有效方法探究[J].教育科学,2021年。
[2]孟文贵,初中体育有效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J].学周刊,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