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应用王 瑛
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应用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护安初级中学校 王瑛
摘要:初中教学内容丰富,对于学生逻辑思维引导开发和人文情感协调都将产生独特调试功效。教师要做的就是尽量做好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划分任务,确保学生彼此之间产生高效互补启示作用,提高合作学习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 合作学习策略 有效应用
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氛围,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我国早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就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伴随新课改的深入,合作学习活动方式也不断深入“教师之心”,进入“寻常之校”。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避免合作学习“形式化”,真正有效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呢?下面笔者就此谈一点粗浅认识以供商榷。
一、目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策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合作探究式问题设置形式过于简易单一。须知此类学习交流模式在于激发个体思维创新和合作意识,只有经过各类角度分析整编过后,才能绽放出独到的智慧结晶。可现实中,教师始终关注课程进度和应试结果,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关注度不够,尤其在鸭架式口语灌输讲解氛围中,学生对于既有知识感知趣味丢失,后期自主性学习动力也就不足。如若长期放置不管,对于学生今后身心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其次,合作小组内部成员分工秩序极为紊乱。事实上,合作学习理念主张吸纳各类学生观念,确保话题内涵讨论结果的多元特性。可实际布置活动期间,由于教师规则指导不够规范,使得对应任务难以及时交接到个体成员之上,尤其大部分学生作为独生子女,个人主义思想极为深刻,基本上只会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自身感兴趣的单元之上,造成固定小组向心力溃败结果,关于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探究学习风尚难以保持延续。一般情况下,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会成为问题提出、结论总结代表,至于其余个体完全扮演旁观者角色,小组其间隐藏的思维两极分化效应显著。最终学习好的个体素质得以合理提升,而成绩不高的个体将继续沉沦。最后,教师普遍不会参与到初中数学探究式合作学习流程中。在其思维体系中,片面地认为一切工作都将交付给学生,而应尽的实践活动设计组织、关键知识点提醒引导、课堂秩序科学规范监管职责,却顺势抛之度外。长此以往,学生整体上便处于放任自流境遇之中,在得不到合理肯定激励结果基础上,失去自主性学习动力,经常合作交流期间讨论其余话题内容,令课堂安定和谐秩序全面消散。也就是说,目前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基本上流于形式,对应的个体素质规范调试指标难以顺利贯彻。
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应用
(一)合作探究内容的科学选取。结合客观层面分析,初中数学教材的确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难以开展合作交流模式,而指导教师要做的就是,尽量挖掘学生整体兴趣感知点,尽量寻找一些高难度且令学生产生疑惑的课题内容。经过高层次认知任务分配布置过后,学生才好联合既有知识、生活分析经验加以科学探讨解读,这样对于个体思维架构完善显得相对有利一些。
(二)针对小组学生个体进行科学分工指导。其核心任务在于明确组内成员之间性格、能力互补功效,确保学生经过较难话题讨论期间能够相互辅助,建立标准正向竞争合作学习风尚,使得平时不爱讲话的同学也能轻松参与进来。这就需要教师尽量合理安排座位,将以往单纯样式的观众席位模式全面遏制,让同一组相对熟悉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确保话题交流深度的有机彰显结果。之后进行不同组间探究结果整理评估,实施不同阶段发言代表人的交替规则,针对表现优异的学生个体加以现场鼓舞激励。
(三)尊重并鼓励学生布置多元化合作探究模式。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着实丰富,为了确保学生逻辑和感性思维得到进一步灵活衔接,教师必须确保单位课堂学习内容和探究任务的明确特性,令各类学生都能针对合作探究模式创新改革问题发表自身建议,确保单位成员都能有所作为,竭尽全力令单位任务可以在预设时间范畴之内得以顺利完成。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在各小组完成任务后要多给予鼓励。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采取特殊照顾、单独辅导的方法,让每一名学生都不掉队,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信心,发挥作为集团一员的特殊作用。
三、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应注意好两个关系
(一)处理好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关系。合作学习并不排斥、否定自主学习,相反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在实际学习中往往是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己思考,形成个体意识,再相互启发,深化认识形成小组意见,合作中有自主,自主中有合作。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保障给学生一定独立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要鼓励学生张扬个性,积极创新,敢于“想别人没有想到的:说,别人没有说出的;做,别人没有做过的。
(二)处理好互相合作与相互竞争关系。合作学习并不否认竞争的价值,合作学习中也有竞争。不过合作学习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把个人之间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个体之间的竞争主要是把小组间优等生与优等生比,学困生与学困生比,中等生与中等生比。合作学习将合作和竞争融为一体,并进行优化组合,合作中竞争,竞争中有合作,符合教学规律和时代要求,是对传统教学中的单一竞争格局与情境的一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