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 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周开妍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
周开妍 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第二小学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和语言运用。而网络是当前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定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1)帮助学生确定获取知识途径;(2)做好对知识信息加工、编辑工作;(3)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来安排适合他们学习的知识信息。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充分了解所教课程的文化背景知识,也是说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成为英汉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和纽带。这是旧的教学资源中无法比拟的,当然就要求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1、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原动力是学生的求知欲望。把学生从厌学困境中解脱出来,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是英语老师的职责。在教学中我们借助多媒体辅助软件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利用了现代的声、光、电创造出一种形象、直观的现代氛围,使语言教学从单调的文字描述中解放出来,在学生面前展现文字、语音、形象、色彩这一新奇的美,这种美感会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跟随演示课件在动中学,学中动;乐中学,学中乐。
2、利用信息技术,使教学的情境活跃起来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特征,决定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情境化。在教学中,教师也曾为使自己的语言教学走向情境化做出自己的努力。自己画,自己剪贴,做道具,有时还不止做一套,大大小小各有不同的用处。笔者觉得,教师的这种工作态度固然端正,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针对目前三亚市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教师的课时多,班级多,班额大,教师在创设情境教学的同时,已经很少有精力再去精心钻研、设计教材,更不用说去创新了。而且,花费了时间去创设的情境还比较牵强,死板。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之漠然。而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把单词、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集于一体。利用这个方法,为学生创设了多样化的情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产生互动,相互交流信息,从教师一味的灌输,变成学生主动学习,使教学内容超越了教科书的局限,让抽象的内容变为具体形象,达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目的。
3、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1)培养学生操作电脑的能力。在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时,指导或引导学生,培养他们会用电脑、会上网进行英语的学习,培养学生电脑的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获取、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渠道是多层次、多方面、多类别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帮助学生使用电脑上网获取新知识能力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工作。
(3)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信息量大、直观形象,能全方位地、多元化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多层次地启发学生、引导思维、拓宽思维境界、引发发散性思维,使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敏捷性等方面得到训练,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出良好的学生素质,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评价的主体,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注重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力求评价方式的多元性、多样性与可选择性。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学习过程,又关注学习结果。信息技术下的英语教学评价,通过网络和多媒体的特殊功能,可以轻易地使教学评价达到多元性、多样性与可选择性。针对学生需要表现自我、追求成就感的特点,我们可以进行一定的奖励机制,并让学生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自评、互评,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尽情展现自我,而老师可以花更多时间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对策。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是英语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学生间有差异是难免的,往往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就显得被动,对于老师的提问也似懂非懂,日积月累就会有知识缺陷,甚至厌烦英语的学习。针对这一点,我就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合作评价的方法贯穿于课堂。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想尽各种办法去教基础差的同学,给他更多练习的机会,久而久之他就能成为优秀生,相信学生的能力。
英语是一门语言。我们知道,学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光靠课堂上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能及时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课后操练是必须的。我往往设场景(老师必须考虑适合学校、学生特点的场景)让他们课后合作操练,这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学生也很愿意学习。
总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教师必须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使教学手段大大丰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知,就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效率,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