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滞后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孙琼芬

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滞后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孙琼芬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三川镇梁官小学

     摘  要: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是支持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也是农村基础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将再次面临巨大压力。在小学语文教育方面,如何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语文教学方法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农村小学教学工作经历,对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简析,只有弄清病因,对症下药,才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字:语文教育   农村小学   教育问题  应对措施

 

   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小学语文是培养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主渠道,毫无疑问,小学语文教育在整个小学教育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然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小学语文教育所起到的客观效果并不显。著新课改是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 是要通过努力使学生学得“自由”, 学得“主动”,促进他们主动发展,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 以保证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也不容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教师个人专业素质不高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是支持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也是农村基础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但目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令人担忧,实际文化专业知识没有真正达到相应程度,也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知识水平有限,吸取知识的速度慢、渠道窄,跟不上小学语文教材的变化和时代的要求,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破罐破摔”,丧失敬业精神,对教学疲于应付,因而不能很好的胜任教学任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在教改中,不少教师对课改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小学语文教学目的、要求、任务都理解的不透彻,对课改调整意见不了解,有的虽然知道做了哪些调整,但又不能与教学挂起钩来。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已有定论的教材处理中的一些老问题,还是未能很好地解决,教学效果自然难尽人意。

   

   2、教学硬件、软件设施不足

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小学实施课程改革,资源缺乏是当前面临的硬问题。尽管近几年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与需求相比,相差甚远,达标学校凤毛麟角。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农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还是最原始的教学方式: 一本教材,两支粉笔,一本教参,根本没有其它辅助教学设备和辅助教学手段。学生学习除了教材外,很少有课外补充学习材料。在城市学校数字化教学的今天,农村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还是很陈旧,资金投入不足成为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瓶颈,

  3、家校联系困难

家长主动到学校找教师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表现等情况的极少, 同样, 教师主动上门家访的也不多, 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是家校联系的唯一机会。除此之外, 就是教师把每天布置给学生的作业用校讯通的联系方式告知家长。学生在家和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很难得到及时的反馈, 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这些客观事实也源于农村留守儿童比较多,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文化水平低下的老一辈代养,导致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减少,学生的家庭教育层次低下。

     二、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应对措施

     1、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文化水平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只有采取措施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把自己变成汩汩不断的泉眼,才能为学生的心田注入新的清泉,才能适应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各种要求,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学得更多,从而使他们走出农村,走向世界,去领略外面的精彩。

     2、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1)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首先,农村小学生因受其生活地域影响,接受信息现代化成果的条件受到客观限制,而在学校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展开放式小学语文教学,能够让小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得到锻炼,把语文素养的提高训练向课外延伸,为农村小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高科技成果。其次,在农村,由于学生对于一些新鲜事物接触得非常少,所以对老师在教学当中所描述的情境不能理解, 导致对整个语文学科失去了兴趣。而通过信息技术, 将文字、声音、图像合为一体, 这样就会让学生容易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成为学习的主人。

2)有效利用“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通过对一定事件的形象描述或模拟,设置一定的环境氛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从而达到一定教育目的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农村的田野、乡间等自然环境,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进入规定的情境。农村的一大优势就是拥有城市里所不具备的优美的自然风光,有山、有水,有一望无际的田野,有碧蓝的没有污染的天空,有成群的牛羊、鸡鸭,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自然风光,把学生带入规定的情境去,这种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写作文时,摆脱了那种无话可说、生编硬造的畏难情绪,从大自然回到教室后,学生们都产生了欲欲跃试、一吐为快的感觉;播放音乐,把学生带人特定的情境中去。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很易于激起儿童感情上的共鸣。

3、加强与家长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农村小学的家长由于受教育程度低, 家务繁忙, 则把孩子完全交给学校, 缺乏和老师交流沟通。因此, 教师必须积极主动保持与家长联系, 鼓励他们督促孩子学习, 尽量配合学校老师教学工作。小学语文教育中, 字词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在课堂之外需要家长适当监督孩子学习, 教师和家长共同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尤其是对留守儿童, 教师不但要关心他的学习, 而且要多关注他的生活便且与其家长多沟通。

据上所述,我们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弄清病因,对症下药,针对师资、生源、教学的现状,扎扎实实做一些基础工作,把农村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工作落实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效上。

 


点击次数:30  发布日期:2023/4/5 13:27:15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