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班主任应慎用“口头禅”兰 琰

                 班主任应慎用“口头禅”  

             甘肃省华亭市第三中学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灵魂,班主任的言谈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一些无心而为的“口头禅”也会让学生终生难忘……

    我至今仍记得小学、中学班主任的“口头禅”:‘屎壳郎掉进尿盆里了,还以为漂洋过海’;‘碗大的西瓜,一寸厚的皮’‘脑袋进水了’‘笨死了’‘笨蛋!’‘傻瓜’……俗话说“人言可畏”、“语言如刀”、“口水能淹死人”都揭示了语言的作用,更何况是班主任的“口头禅”。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班主任作为“重要他人”,如果反复对其进行倭化和贬低,其自尊心和自我期待就会被像刀一般锋利的倭化语言削,慢慢成为教师所说的那种人而不能自拔。几个字,一句话,表面上看上去是所谓的“口头禅”,实际上是砍向儿童心灵的锋利无比的尖刀!     既然班主任有意无意的“口头禅”会产生这么大的“杀伤力”,那么为人师表的班主任更要谨言慎行,杜绝歧视性的、侮辱性的教育教学语言;而应该多用积极、鼓励性的语言。少用或不用消极的、否定的语音。尊重学生“从口做起”。

    首先,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应该从语言净化开始。现在社会上很多行业,包括商业服务行业,在工作过程中都讲究微笑服务、礼貌待客。教师是育人的行业,理应用文明的语言引领学生。

    其次,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也要求教师净化语言。学校生活与其他社会生活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生活的两极性,一极是成年的教师,一极是未成年的学生,在这两极中,教师因自己的成年地位和教育身份而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影响力。但教师不能滥用这种优势和影响力,否则就是对自己的教育者身份和成年人地位的亵渎。在这种两极结构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学生,如果对教师言语不教,教师肯定会非常生气。反过来也是一样,教师起码不能在语言文明上落后于学生。

    再次,语言最能反映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班主任倭化型的语言实际上反映出对写生的不尊重。“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不能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上,关键要落实。尊重学生不是口号,而是行动,要落实在教师的语言上,“从口做起”。

    班主任要求语言文明,并不是不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和责罚。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和责罚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目的在于促进其健康成长,也就是说是善意的批评,不要对学生人格全盘否定,不要对其进行人格侮辱。

    “尊重学生”,“从口做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如果班主任没有“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思想,很难做到善待每一位学生。班主任要面对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充分把握每个学生的独特价值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承认个别差异并积极探索因人施教的方法和途径。从多无智能的角度看,那些被老师判定为“笨蛋”的学生,很可能在音乐、运动、自我反省、自然观察、哲学思维等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班主任不能只想对地测量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班主任应树立“多无智能”观念,不能以一个僵化的标准衡量所有学生,应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决不放弃对任何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班主任请记住:尊重学生从口做起!

 


点击次数:22  发布日期:2023/4/5 12:00:03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