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让兴趣培养成为数学教学化抽象的有效支撑李文碧

让兴趣培养成为数学教学化抽象的有效支撑

      四川省武胜龙女湖中学  李文碧                               

摘要:由于高中阶段的数学抽象和逻辑性两个方面都显示出了令人费解的特征,使学生的学业困难增加,一些同学因承受不住压力而兴趣与日降低。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让兴趣培养成为数学教学化抽象的有效支撑,提供积极学动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  兴趣培养  化抽象  有效支撑

大凡有智力参与活动离不开兴趣支撑是著名教育家皮亚杰兴趣培养观的重要思想。高中阶段的数学是非常抽象令人费解的,它要求有严谨的逻辑思考支撑才能突围,才能在“高考”中轻松脱困。再加之其讲究连续性,没有持续的基础知识供给仍然无法形成较强的数学实践能力,故而使很多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有一种难于上青天的压力感。有些同学因为承受不住与日俱增的紧张而导致兴趣越来越淡,成绩下滑也随之而来。为了培养学生新知求得的探寻兴趣和现有兴趣的维持让他们有较好的主体性,这就要求我们高中数学老师在实践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使教与学有浓厚的趣味萦绕,引导学生在主体作用释放中勇于克服在数学上的各种难题。为此,我们在实践中就应想方设法培兴激趣且让兴趣培养成为数学教学化抽象的有效支撑。

一、营造关爱环境让学生因情感而积极学

如何爱护学生在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就是教育技巧的奥秘所在的确,没爱便没有教育在高中学习中学生备考压力一直都在,一些学习要强的学生更感受到压力让人窒息。为了缓解这种压力我们就要从情感上来促进压力分解,转移压力感,使之在体验师生之情、教学之趣中感受到学习的愉悦感。为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放缓教学步子而营造关爱环境,让学生因情感支持而积极学,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和生生对话,从而学习压力转化成愉悦的相互交流和情感互换。值得注意的是,高中阶段的关爱过多地体现为尊重和激励,没有指责和排名刺激。在实践中很多教师因为自身教学压力而板着脸上课,使课堂压抑,这样的实施又使得学生思维紧张没有心理自由感,学不好受批评的想法突然间又让学生倍感学习之苦。所以,在众多激趣增强主体性的途径中我认为情感培养是激发兴趣的直通路径,更利于学生受趣激而学。

二、体验学习成功让学生因激励而积极学

成功学习带来的欢乐一种巨大的激趣作用可有效促使学生更加用心而积极学。心理学研究表明缺少这种力量支持的学习即使教师讲得天花乱坠都可能无济于事所以,在激兴培趣中将体验学习成功作为一种践行途径是非常正确的。这一点,我们在实践中也能看到,学生不论是听懂一个知识点还是掌握一种数学方法,或者是解出一道数学难题答对一个问题他们都是乐滋滋的又特别是在综合性检测得到高分更让他们有无穷的快乐。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再作赏识点赞就会把这种“成功”带来的心理感受放大,使其快乐放大这样更能激发起他们学习兴趣和“我要学”的积极参与热情。落实到实践中,我们可采取“跳一跳”的教改理念指导下成功学习教法来实施,通过制造“够得着”相应难度的“桃子”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与用,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训练中增强学好数学信心,走向另一个成功。如教学含参数的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的求法时为了使新授内容成为学生易理解接受的“桃子”我们就可采取成功学习教法让学生成为主体而大加激趣,增强学生思考活力,激发潜在基础,使学生在较强的“发展区”助力下化难为易,通过层层引导化繁为简最后在求得最大、最小值的实践中形成成功学习体验

三、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因诱思而积极学

受到诱思而积极学是激趣中的理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避免“直奔主题”的灌输,要主动创造教学环境,巧妙设置问题的诱思途径,这样既能使课堂的互动氛围更加生动,还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学。比如,在教学实施“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们为了激趣可以用一些趣闻轶事和数理历史来创设诱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情境,过程中我利用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俗语来创设,通过“真的能顶上吗的提问来诱发学生积极思。情境载体是这样的:假定诸葛亮得出的概率0.8,三位臭皮匠分别是0.5、0.45、0.4,那么在这三位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个人的答案能和诸葛亮相比,那哪是哪一个呢?在这种情境刺激下,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很快被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兴趣内驱下也会更加活跃,积极学也就在我们诱思下变成了主体实践的外在表现了。

四、运用数学史事让学生因趣趋而积极学

数学起源于现实,是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获得的一种极具普遍性的科学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还衍生出了许多趣闻轶事史实等。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积极学的主体性调动起到了很好的激励效果。数学有效教学中我常常有意识地向同学们讲述数学史实趣事让学生受趣而学。有的实趣事还可激发同学们民族自豪感例如,执教《二项式定理》讲述“杨辉三角”故事,执教《欧拉公式》提到了欧拉本人,用其人生事迹(欧拉的一生中,写过800多篇文章,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失明和重病中写下的)激励学生再接再厉。在执教《等比数列》的课堂引进“西拉谟”的故事,正是这样些史事和趣闻让学生学习兴趣不减只增,故而在课堂上积极学。

总之,要使数学教育获得高质量回报就必须让兴趣培养成为数学教学化抽象的有效支撑,这是让学生在数学化难为易学习中动力得到支持的有效做法。在这里,激趣之径将不一一列举,但无论何种途径都必须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目标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兴趣培养成为学生积极学数学的动力支持,成为化抽象的主体思维动因。

参考文献:

[1]杨金伟,浅谈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J].新课程,2020年

[2]郭丽萍,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学周刊2019年


点击次数:28  发布日期:2023/3/2 17:51:55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