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浅谈中学生物课堂中识图能力的构建李秀兴

浅谈中学生物课堂中识图能力的构建

 

贵州省兴仁市第三中学    李秀兴

 

摘 要: 识图题在生物学知识的考查中,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类试题既可以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又可以检测学生的观察、理解、 分析、 判断和综合能力。 所以在平时的生物教学中提高对学生的识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初中生物; 识图能力; 培养提高

生物教学用图, 是生物教师不可缺少的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用图能很好地揭示生命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化隐蔽为直观, 具有简单明了和形象的特点。 下面笔者就这方面的教学体会作一介绍, 与同行交流。

一、 充分认识识图教学在生物课中的重要地位

在生物课本中有大量的生物图片, 插图在教材中占有相当的篇幅和地位, 内容也很多, 有模式图、 示意图等形态解剖图以及曲线、 表格式的生理图。 出现插图的地方往往也是教材的重点、 难点所在。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吃透教材插图, 提高学生识图、 读图能力。重视课本图片教学, 培养学生的观察、 分析、 综合、 空间和逻辑思维能力。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 对学生进行识图指导, 帮助学生解决识图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使学生识图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 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然而, 有些教师为了追求知识的全面性, 节约时间, 往往采用“容器灌注” 的方法, 既剥夺了学生参与的时间, 也把学生置于被动学习的境地,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受到极大的限制。 识图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1) 从考试的角度看识图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识图、 读图能力、观察、 分析、 思维能力; (2) 从教学内容上看, 教学用图能很好地揭示生的统一性等; (3) 从教学效果上看, 教学用图还可化无形为有形, 化隐蔽为直观, 具有简单明了和形象的特点。 因此, 加强学生的识图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一) 看图识图法。 所有的重点图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记忆。

(二) 实物识图法。 我拿出显微镜结构图和鸡卵结构图引导学生记忆。在大屏幕上打出两个结构图, 两个学生一组用显微镜实物和鸡卵实物记图, 并讨论对这两个图出作答题。 通过思考如何出题, 学生必然会对该图的知识点加以记忆, 而且印象深刻。

(三) 绘图识图法。 我选取了两个比较适宜用这种方法的图, 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和关节结构图。 教师首先在黑板上板画两幅图, 引导学生边画边记, 按层次画按层次记忆。 鼓励每个学生自己在纸上画, 不要求多么美观, 只要求层次结构对, 并在纸上标出相应的结构名称。 找几位同学到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根据自己的图出一道题, 让同学回答, 这样记住了 结构名称又记住了 相应的知识点。

(四) 模型识图法。 根据学校实验室的情况, 我选用了 心脏和眼球模型帮助学生记忆这两个图。 因为学校实验室模型数量有限, 不能每人手中都有一个。 所以我把学生分成 12 组, 每 4 位同学研究一个模型, 让 4 位同学去随意拆卸模型, 互考互问, 最终达到耳熟能详。

(五) 手势比喻识图法。 结合平时教学的经验, 我选取了 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和肾脏结构示意图。 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采用双手记忆法, 两手十指相对, 血液由左手流向右手, 左手臂为动脉, 右手臂为静脉, 十指相对为毛细血管。 肾脏结构图除用手势之外, 还借助毛线团帮助记忆。 采用单手记忆法, 手握毛线团, 伸出毛线团的两端, 一段游离, 一端缠绕在胳膊上。 手代表肾小囊, 毛线团代表肾小球, 游离的毛线团的一端表示入球小动脉, 缠绕在胳膊上的一端为出球小动脉发出的毛细血管, 胳膊代表肾小管。 这样两个同学一组互相考, 互相问, 学生兴趣浓厚, 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三、 生物识图要遵循一定的顺序, 更能提高识图能力

对于不同的图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可提高学习效果,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学习“桃花的结构图” 时, 可指导学生从外到内了 解桃花的结构, 主要包括花萼、 花瓣、 雌蕊、 雄蕊等, 在学习雌蕊时从上到下认识到雌蕊的组成包括柱头、 花柱、 子房, 雄蕊又包括花药、 花丝。 还比如对“泌尿系统的组成” 学习时, 指导学生从上到下了解泌尿器官主要有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这样按一定的顺序学习, 学生记得准确, 学得轻松,学习效果又好。

四、 在生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一) 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挂图,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使用挂图和插图进行教学,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 通过视听感官与大脑思维的积极协调活动, 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 不仅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教材, 也使学生的记忆能力、 判断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演示实验是一种加深学生感性认识的直观教学方法, 也是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中, 要注意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 更好地为生活实践服务, 并解决人们在正常的生活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例如在学习“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组织” 之后, 我通过图片指导学生认识, 人体血细胞包括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 并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显微镜的结构以及操作方法。这样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又得到了利用, 并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使课堂充满活力, 充满激情, 丰富了 智慧, 提高了识图能力。


点击次数:29  发布日期:2022/7/5 16:19:02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