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胡加富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云南省永胜县三川镇中心小学               胡加富

  课堂应是师生创造奇迹,挖掘各自潜能的场所。教学改革实践证明:任何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都必须是有学生主体参与的、高效的、学生思维发展的课堂教学,也是学生在经历学习的过程中投入情感,从而获取深刻体验的过程。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实现师生有效互动呢?通过学名师展风采的活动,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同行共享。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纵观所有名师,他们最大特点都是课前几分钟,很热情地和学生问好,相互认识,相互介绍。如:张齐华老师让学生课堂发言要大胆,争取一切机会,教学生要自信,把一只小手当做一棵出类拔萃的大树,举得高高的,引人注目,引起老师的注意;徐长青老师给学生介绍如何做一位聪明的孩子,善于思考,倾听他人发言,尊重别人,不打断别人的发言;朱乐平老师让学生猜测老师的名字,说说怎么知道老师的名字,明白收集信息的途径,在学生自我介绍时,培养正确表达的能力……心理学认为,人在心情愉快时,更容易接受事物。在交流中,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氛围,在风趣幽默的谈话中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改善了师生关系,让课堂教学温馨而自然。老师耐心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养成教育于情于理,无形而有形地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做到了教育无痕,润物细无声。学生因喜爱上课老师而接受上课老师的谆谆教诲,为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课的情境创设要富有现实意义的、挑战性的、浓浓数学味,避免虚幻和幼稚化倾向,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创设的情境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要比较具体、明确,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及时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如黄爱华老师教学“24时计时法”时,让学生说新闻联播的播放时间,并且观察屏幕上显示的时间,自然而自然地介绍了这节课学习的内容“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在课的第四环节中将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引入课堂,依据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数学问题,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直线,标上昨天、今天、明天,还有之间分界的点,老师提出问题:“这些点用学过的计时法表示是几时呢?”这样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让抽象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更热爱数学,更主动地学习数学,提高了自身的数学素养,让数学课堂迸发了灵感,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三、有效沟通,改进交流
  1.倾听孩子的心声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肯定,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的错误反应,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嘲笑,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不能总是盯着优秀学生,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积极交流,认真倾听和接受每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和协调、相互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以自身积极情感感染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2.恰当使用肢体语言
  低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具体形象的东西特别感兴趣的特点。如果运用适当的形象的肢体语言,就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突破难点、把握重点的重要作用。让肢体语言在课堂上发挥作用,真正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黄爱华老师对学生出其不意的回答,睁大了一双眼睛,让他们冷静下来,继续思考……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张疑问的脸、一个生动的动作,都在传递着老师对学生的情感,他们能感受到老师的鼓励,得到一种自信的力量,不断努力,激发学习兴趣。
  3.及时反馈与赞扬
  学生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吴正宪老师的课堂赞扬是那么恰到好处,自然而不夸张,真实地表达了对学生由衷的希望和祝福:“你比老师想得还要多,你真行!”“他听得可认真了,会听的学生是会学习的!”“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你有独特的想法,真了不起!”“你的问题难住了老师,希望大家帮助老师,查资料,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好吗?”“你瞧,通过努力,你成功了,祝贺你!”
  新课程改革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个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把需要被点燃的火炬。正如黄爱华老师说的,课堂教学的追求就是“有效的课堂”、“智慧的课堂”。徐长青老师说,理想的课堂就是学生在课堂快乐。我一直在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有效的教学就是师生在紧张的智力活动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引导学生以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仅仅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始,对提出的问题能够加以有效的解决才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让学生运用灵活、创新的方式对问题加以解决,这样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我个性,以此来培养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的创新精神,促使小学阶段学生养成动手实践等良好学习习惯,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解决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例如,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可以提出“圆柱的上底面积和下底面积一样吗?”以此来引导小学阶段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探究圆柱的上、下底面面积是否一样,通过自己的实践测量与对比,从而可以得出“圆柱的上底面面积和下底面面积一样”的结论,学生参与这样的问题探究活动,不仅能够获取相应的问题答案,而且还能学会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解决问题。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经常进行深入的反思,对课堂进行优化改革和实践创新,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让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乐园。
  


点击次数:13  发布日期:2024/1/2 13:51:28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