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提质教学裴军翔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提质教学

 

甘肃省甘谷县安远镇王马九年制学校  裴军翔

摘要: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欲实现提质教学目标就必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并做到精准运用。本文提出了着眼思维、习得语言、强化实践这样的教法主张。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提质教学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践行的不断推进,进入人们视野中的核心素养已经在基础教育中成了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汇,特别是“双减”提效提质的政策呼出后,更让基于核心素养展开教学实践成为了一线教师追求高质量教育的新方向。新课程标准将小学语文素养定义为小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的听、说、读、写、思、想、疑、创的语文实践能力和价值观、品格等意识形态的东西。在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表现为强烈的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自觉的语文学习习惯。作为执教者,为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在语文教学中创新方法以提效,更要提质,使核心素养内涵不断被“变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接下来,我结合“双减”推进将近几年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提质教学的方法探索予以分享。

一、着眼思维,阅读中提高学生思考质量

(一)引发学生质疑,激活思维。“发明千千万”的实现就在于具有良好的“逢事就问个为何”的质疑习惯。在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首先就要从引发他们质疑习惯开始,在学生大脑中质疑的问号,让学生乐问、善问、问得巧的“智者”。毫无疑问,问题是触发学生质疑和发问的向导。而这个又必须基于愉悦民主的课堂环境氛围。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将创设民主和谐的环境放在教学首位实施,启发学生提问的欲望,运用课文中的核心要素作问题介质,教会学生质疑的方式;指导学生文题题、矛盾处、异样处等能使思维拐弯的地方进行积极思考,特别是要把握好文中经常出现的词语,对文本中心进行质疑。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打开想象的闸场,多视角、多方位提问,引导学生学习多种途径解题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二)展开文本对话,读中悟情。提质的语文教学如同诗歌展开,充满了激情。在这样的课堂中引导学生展开文本对话就需要教师搭建朗读平台,在把“书声琅琅”还给课堂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情意绵绵”读出真感情。这样才能在与文本接触中进行对话,也才能获得感悟和情趣浸染。新课程标准对于朗读开展给出了学段分目标,对于小学中低段的总体要求就是要培养学生“灵活使用各种方式进行阅读”的这一要求。作为执教者要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教学就必须认真理解阅读是理解和感悟的先决条件这句话的教学意义,在引导学生在深入的感悟的同时与文本对话和涌跃思考。这样,读的多了,思考的多了,感悟也就多了,语感也就上来了。

(三)促进学生想象实施,入文入境。有质量的想象等于一个重新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将语言加工变成图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入到语言的世界,展开想象力的羽翼,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副栩栩如生的图画,然后引导学生入文入境,再设身处地将自己视为文中角色,置身其中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语言,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深入到作家的内心就会有更多的感悟获得,有了更多的感悟,核心素养的提升就可得到有力促进。通过朗通,我们可以更好地品味语言的韵味,将语言的特点真正地凸显出来,这将会取得意外的好效果。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我们就自然就会在积累中学会了审美和获得了文化的传承,实现了价值观的培育。

二、习得语言,练笔中学会运用与创建

读书重在吸取与积累,写作重在内化与应用。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唯有读书“厚积”,作文方可“薄发”,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强化读书与写作的相结合的实施展开,让写随堂,成为阅读教学习得语言的内化强化。现在的教科书编排可以说为阅读和写作提供了一个共同发展的培养空间,为同学们的作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本,寓写法于其中。只要我们教师深入掘出,就是不错的写作指导。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将读写结合这个教学理念高质量地实施下去,将练笔纳入阅读教学的流程之中,鼓励学生把读中所获得的语言、方法、情感融入到自己的笔端,在学会运用中进行作品创建。值得注意的是,课堂练笔不能把字数多作为一个硬性条件,以段为主,要求学生能本课学到的生字新词或者写作方法、修辞手法运用其中就可以了。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上去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也就有扎实的根基了。

三、强化实践,多元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活动的多元是确保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有效锻炼的强化方式。传统教学没有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开展和平台搭建,导致学生语文能力达不到学段目标的应有要求。提质教学要求语文教学既要求语文符合学科特征更要注重关键能力训练,让课堂成为学生关键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主战场。在大语文观下,语文教学的主战场包括课堂和课堂延续的课外。作为执教者在教学中就要坚持走进教材“得法”和走出教材“得益”,在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质的基础上还要将语文实践活动作为供给学生展现语文学习成果的平,实现在多元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的这一目标。多年实践告诉我,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必须要在平时的练习当中,不断地打好“课内”“课外”两张牌,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这样,语文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在多样化的收获中上扎根开花。

当然,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要实现提质教学效果还需要执教者有更多的方法和精准运用场景。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深谙新课标理念并化为教学指南,提质之路一定会很宽,素养提升之标也近在咫尺。

参考文献:

[1]敬玉梅,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J].课堂内外,2022年。

[2]宇成波,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2021年。


点击次数:6  发布日期:2024/1/2 13:44:03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