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邹路娟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 邹路娟
摘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要实现学生有良好的素养在身效果目标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而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支撑。
关键词:初中历史 核心素养 教学有效性 提高
核心素养一词与关键、必备等词汇所描述的素养是一致的,都是指人在现实生活中少不了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品格和能力。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促进学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方面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探讨为目标达成的初中历史教学相联系的关系、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
一、核心素养与初中历史教学的关系
初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学科担当者。通过历史教学,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在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中不仅可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观念还能助力他们形成对历史的客观认识和理解。同时,历史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空观念、家国情怀、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等核心素养。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执教者一定要将核心素养追求“变现”作为目标来实施,让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与初中历史优教提质的目标实现相联系而展开。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与方法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
教学内容是承载核心素养培养要素的主抓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实现就是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来开展教学实施,这样的选择除了抓住主要内容外还可突出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更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助力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实现。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精心选择那些以突出主线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来教学,这样既能让课堂有重点更有化解难点的时间,既突出了主题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教学内容选择的同时我们还要整合不同领域的历史知识,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和有更多史料实证进而在形成历史解释能力中起到推手作用。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等这些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更好地利用历史知识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态度和方法。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核心素养看似只有五个方面,但细究其容我们不难发现,其内涵之大之广远不是先前“三维目标”所指能及的,如此之重的教学任务就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施,高水平地发挥讲述、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能优教优学的方法,让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让学生素养一点一点达成。这样才能在累积中去实现新课标对历史教学提出的五个素养目标。
在优化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其主体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教与学才能高质量的互动,才能把我们预期中的培养目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去实现。从某种角度说,学生核心素养能不能向我们预期方向发展他们才是决定性因素。所以,很多教学大师都主张主体教学论,作为执教者一定要充分发挥以激趣、煽发学习情感、诱发思考、培养爱好等教学法的作用,让历史教学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参与成为“我要学”主体。这样教与学就能很好地呼应且有效果了。
在优教优学的方法中不可忽视的教法或者手段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和丰富教学资源了,因为这一利器不仅能使历史知识变形象,更能使远去的历史再现课堂,减少学生陌生感。现在,很多出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有相应的影视片断呈现在互联网上,只要我们用上信息技术这种利器就可化“他有”为“课堂上有”,这样的运用既能吸睛诱思,让学生成为主体,又可化抽象和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的提高。故而,在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形成与提升的过程中我们要将信息技术这一优教优学利器整合其中。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评价与反馈
(一)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与客观性
在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的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包括纸笔测试、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教育学生评价或者解释要以史料为依据,那我们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这种实际,在坚持进行个性化评价思想下保持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这样的评价既起到了避免主观偏见和歧视现象的发生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方法的积极效果。
(二)教学反馈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并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仍然是我们历史教学有效性提高中的不可忽视。很多教师只注重历史知识点的教学而忽视方法和情感培养,导致学生在核心素养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和现象,我认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还要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和支持。因为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没有积极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是难以实现的。这种效果的实现可以通过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与交流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互动机制来达到目的。
当然,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教学要高质量实现目标还有很多话题需要探讨。对于历史这门学科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其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提速。另外,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也需要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来使学生素养得到运用和强化。只有这样,我们历史教学作为肩负的核心素养培养重任才能在合力促进下真培养出具备核心素养的优秀学生,才能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历史学科教学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贵林,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J].卷宗,2022年。
[2]段红申,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历史策略初探[J].新课程,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