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戴世林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

四川省广安花桥中学校  戴世林

 

摘要:走出“师讲生听”“师抄生背”的旧实验教学模式才能踏上有效实施的教改之路。本文探讨了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需要在强化学生是实验操作的主体理念的基础上践行生活化和媒体直观的实施之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新课标  有效实施  

实验教学在育人担当中责任重大,其不仅在教材中占据较多篇幅,在科学启蒙教育和素养培养中其意义也不可小觑。故而新课标异常重视,呼吁教师把此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贯穿在物理教学育人的整个实施之中。我们知道,高中物理中的实验在教学中大抵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它是原理、定义、规律等观点的检验平台,二是可以充当学生获得知识、发现问题的一种主要方式和途径。在全面践行新课标、推进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作为高中物理教学的执教者,我们如何使基于新课标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这一块走出“师讲生听”“师抄生背”的旧教学模式,踏上以学生为主体的重探究、倡发现的致力于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改之路,就成为我们一线教师探索新课标下物理实验教学有效实施的重头戏。经过近几年探索,我在有效实施的探寻路上有着这样的发现。

一、强化学生是实验操作的主体理念

学生是物理学习的主体。由此延伸到实验课堂中学生自然也是其主体。而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导向指导下的实验教学更应该突出这种主体实施的理念。为贯彻于此,我们要改变“教师中心论”的思想而发挥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平等中的领跑者”等新的角色作用,实行“以学为中心”的“教”的“导向”服务,采用多种“兴趣激发”“情感煽动”“诱导启思”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发的探究欲、求知欲、好奇心的作用下积极地参加到实验中来,发挥自我主体作用。在坚持这种理念实施的同时还要与实验教育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的学习操作上,也不能仅仅为了验证某个教材某个观点,而是要通过实验的探究发现获得科学素养的培养提升,让他们能够对自己进行自主探索的学习兴趣以及操作创新的精神随着实验探究的展开而得到一次次历练,对他们科学探究的方法得到检验和内化建构,并能够利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发展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这些都是强化主体理念而应积极去探寻有效实施的教改之路。

二、实施生活化实验教学策略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源自生活学科的教学的必走之路,更是让学生对这门学科实用性认知的有效做法。体现在教学操作中就是生活化。而物理属于自然学科,这种生活性更强。也就是说物理实验教学就应该在生活化理念指导下进行教与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实验室等现有的设备,应将更大的视野放在生活实验资源这个大平台上,现实中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当做实验对象或者器材、设备的。例如,一次教研活动中我就看见一名老师在组织学生实验探究“落体运动加速度”这个操作中就利用一些生活用品作为实验器材在进行示范实验。虽然这个小实验未有繁杂的操作,只有简单的几个步骤,但可以给学生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告诉他们物理源自生活。又如,在研究“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实验中我看到一教师利用锯条和磁铁作为实验器材来引导学生探究压力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关系以及重物对斜面压力大小与倾斜程度的关系。这同样是生活化实验的体现。在此过程中,既能反映出对生活中实验材料的发掘,又能扩大实验的内容、丰富实验操作对象、方法,使实验走向生活化,增强物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这样的有效实施,不仅促进了学生去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增强了科学他们的信心,还在“引荐”中培养了学生去探索大自然、发现科学奥秘的科学精神。

三、运用媒体直观优化实验教学

“班班通”项目的实施中,以投影技术、白板技术、视频技术、网络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媒体直观逐渐进入了学校育人的各个主阵地。特别是智能教学一体机的入驻,使得很多学科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抽象感知这一低效率的认知途径的束缚,原因在于其不但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视听功能,而且具有从抽象到形象化的认知改善功能,能最大化地减少学生的实验学习困难,使他们能快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有收获感。把其运用于实验教学中更能起到优化和提效作用,以及解决一些难以开展的实验教学问题。如果执教者有较强的信息技术素养和科学设计制作能力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形象化,让学生感知更轻松,教学更有效率。比如,演示磁场分布这个实验,如果我们在实验中采用一种常规的方式来进行,用玻璃片作隔物,铁屑平铺在上,下放磁体,然后轻轻敲击玻璃片。让学生观察铁屑状态分布变化。在实验中,因受地心引力影响,必须将玻璃片平放才能观察到其现象。但这对于不同角度的学生观察是不可能的。而且这样的操作还只能显示一个平面内的磁场分布,不能给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磁场分布的感知印象。但这些问题如果在智能教学一体机上来进行实施,则没有任何担心,其通过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制作的3D动画进行示范,能够使学生了解磁场在磁体周围空间中的三维的分布,从而帮助学生能快速形成正确形象的磁场分布概念,而且还不易遗忘。当然,高中阶段的物理实验还有很多危险性强、以及常态情况下不方便开展的实验,我们都可借助智能教学一体机的强大模拟功能来进行实施,这也是一条可行之径。

当然,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有效实施之径还异常繁多,特别是在常作教研之探的教师囊中更怀揣多策。在推进新高考之际,实验教学作为重中之重,其优教提效更需要我们积极研讨。

 

参考文献:

[1]赵理芳,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J].课堂内外,2019年。

[2]徐航念,新课程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年。


点击次数:32  发布日期:2023/8/28 13:46:23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