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问题及对策王琼芳
小学班级管理问题及对策
湖南省衡阳县渣江镇中心小学 王琼芳
摘要:探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主要问题,针对影响班级管理的因素,通过多种途径、方法进行研究,寻找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以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管理;问题;对策
笔者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十多年,对小学班级工作管理工作有颇多认识和感受,也对此项工作的现状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和研究,发现情况不容乐观。
一、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威权式”管理。常常听到同行说他们认为教育理论所介绍的原理、原则、教法均不切实际,必须代之以严厉管教与体罚,因为这些老师从小都是这样被打大的,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于是也就依照以前老师的方式行事。一些老师深受“不打不成器”、“教不严,师之惰”观念之影响,加上绝对服从与统一标准,要求学生乖顺,这种现状一直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甚至一般家长的质疑。
2、“保姆式”管理。长期以来,保姆式教育充斥着小学的管理,日常生活和管理事物都由教师包办,老师天天守在教室,亲自处理纪律、卫生、出勤等日常事物,教师的这种包办管理,害了学生,也害了老师自己,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创新精神,也抑制了广大教师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管理的能力。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学校一定要养成学生共同自治的能力,否则不应算为共和国的学校。”因为“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
3、“重智育,轻德育”式管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一直以学生的学科成绩及高升学率作为教学成效的指标,小学也不例外,一切以学科成绩为主,整个教学重心放在学科知识教学上,忽略情意、技能、认知三个目标的同时达成。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信任、尊重、协助与鼓励,无法给学生一个安全、温暖、和谐、无恐惧的班级气氛,更无法让学生在自我努力中获得成就,培养出评价、欣赏的观念:当然也谈不上让学生在选择、珍视、行动中去进行各种学习活动了。
4、强制式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主要以班级的常规活动、出勤率、学生违纪、学生成绩等几个方面为考核对象。另外,大多数班主任在实施这样的管理途径时,都是强制性的实施,时间久了这会引起学生叛逆心理,班主任以及班干部与班级其他学生之间叛逆情绪会随着时间越长也愈演愈烈。
5、“留守式”管理。农村许多学生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都存在着不良的行为习惯,在这个环节上,也是困扰学校以及班主任的关键问题。由根据近几年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学生大多数存在的不良行为有:在校纪校规面前散漫,不喜欢受到约束,浮躁,言行举止缺乏诚信,再就是在思想道德上,大多数都缺乏爱心,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想着自己,根本不知道关心爱护自己的父母、朋友以及同学。
三、对策分析
1、营造班级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
班级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班集体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课堂。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说教,而是形成使人向上、向善的和谐氛围。风气是无形的力量,它能引导人、陶冶人、教化人,塑造美好的人格。这需要班主任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思想道德教育从生活中的身边小事抓起,使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让每一位学生的内心都以班级这个集体为第一,养成强烈的班级集体荣誉感。让每一学生感受到更多的爱,这都是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做的,不仅如此,还要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等。让学生感到真诚、平等,就像和朋友谈心一样,那么,就会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孩子对你产生信任感,这对于形成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2、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
换一种环境,人的交流方式、情绪方面等都是不一样的。同样,小学生也是如此,在家里和在学校的表现有很大的不同,在家和在学校的学习态度也不一样。对于这些信息,班主任与每位学生的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班主任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态度、言行、情绪等。同样,家长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学习好、表现好,那么他们到底在学校的表现是什么样,这需要班主任与老师之间的相互反馈,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了解每一位学生在学校中缺乏什么,都详细的跟学生的家长讲述。当然,这里面也会出现部分极端的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学习就是顺其自然,对于这样的家长,班主任应与其进行更好地沟通,多重视孩子的学习以及思想教育。
3、班主任管理观念需要更新。
班主任应该抛去传统的独角戏自导自演的角色,应该慢慢地走向编剧的位置,让学生成为导演或者实验员,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淘汰传统的学生的木偶角色,让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班主任本着自己良好的设计,让每一位学生都按照你的设计表演,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学习。班主任应大力支持学生学习,学生在学习道路上需要什么,班主任则给予什么,班主任要本着以服务学生为本的精神理念,一切为学生着想。
严抓学生纪律,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也是如此。魏书生老师曾说过:“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一个班级光有班级制度是不够的,还要严格地执行下去,严格的管理班级的纪律,这样才能保证在学习上能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班级有个正常的运行秩序,班级活动也都能积极地参加。在此,班主任还应选择班干,还要经常组织班级会议、学生之间的座谈会等来进一步地强调学校规则、班级纪律,并且让每位学生牢记在心,班干要积极主动地配合着班主任的工作,并且与班主任共同把整个班级的秩序维护好,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班级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阵地,只有做好班级管理这项工作,学生才会健康茁壮地成长。所以,为了孩子能够快乐成长,我们应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又让孩子乐于接受的经验和方法。记住: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