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不可忽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杨雪琴
数学教学不可忽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四川省武胜县烈面小学校 杨雪琴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的好的数学教学不可忽视学生数学语言的阅读能力培养。本文探讨了强化兴趣培养、抓好实例教学、注重方法授予和习惯培养、搭建预习阅读平台等多种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阅读能力 不可忽视 培养
当今大数据时代可以说对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以及从众多数学信息中择取出自己需要的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奠基培养平台的数学教学从小学阶段开始对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就变得非常重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认为只有语文和英语才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这个问题,数学教学只要重视学生运算能力以及问题解决的实践能力培养就行了。这种认识缺位引发的教学片面实施是对新课标的“不尊重”,没有领会其实质导致了教学忽视。在现实中学生出现或这或那的问题解决错误而很多教师在归因上也没定位准确,结果就出现了学生数学语言阅读能力培养得不到重视,学生可能能算,但不能用语言正确表达,或者用语言表达的题目学生不能理解,根本就无法解答。这些都与阅读语言的建构和理解有关。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每个教师都不可忽视学生数学语言阅读能力的培养实施。接下来,我谈谈培养方法。
一、加强学生数学阅读兴趣培养
华罗庚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认为一个人一旦产生了一种浓厚的兴趣就会在目标追求上孜孜以求,乐此不疲,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故而就会抽出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去琢磨。其实,数学语言的学习也是如此。有人明确地把数学学习归结为数学语言的学习。而数学语言具有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抽象性等多种让人难以理解的特征,以及与普通阅读相比的特殊性,就说明了强化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就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实践策略。例如,在教学“梯形”这个概念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其表达,我们就可以采取“媒体+”策略来组织教学实施,让学生在动画、声像、图片等综合作用下去理解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的概念,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去理解,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颜色标注和粗体显示关键词,让学生知觉有选择的强化,这样更能建构起梯形的形象特征。除了利用“媒体+”策略实施直观化教学外还可以多激励,让学生增强阅读兴趣,这样他们的思维更活跃,理解文本的能力更强。这对于提高他们阅读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抓好实例教学中的阅读实施
实例教学在数学课堂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材中,例子就像是一首高度浓缩的小诗,既是解题方法的示范,也是格式要领的范例,更是学生阅读的平台。所以,在此过程中抓好阅读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有利于学生领会题意,获得更准确地解答信息,而且对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培养也是十分必要的。多年实践告诉我,造成学生对问题解决的语言文本理解存在较大难度的因素中,既有对题目含义的不了解,也有对题目的惧怕,导致了他们在对题目的理解上不愿意用心去读文本,不去审题,故而,方法的不对,导致后面出现连锁反应的错误。这些都可归结为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所致。所以,在实例教学时执教者应注意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文本阅读,充分理解文本意思,找到问题解决的依据和方法,向正确解决逐步缩小难度。这就是获得了较好理解的结果。实践证明,在实例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不仅有利于提高水平更能促进学生审题意识的培养。因为这过程做到了读、思、用的结合。
三、注重方法授予和习惯培养的有机结合
在对小学高学段的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中所面临的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生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施,在此过程中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作内驱,导致了学生在阅读数学文本时常常无法找到自己的需要的关键信息。正是这样没有方法支撑的理解导致不到位,导致作业效率下降,错误度增加,时间一长,就会影响到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的提高,甚至会厌学这门学科。所以,要加强对数学语言的阅读理解就必须在重视阅读教法的基础上强化方法授予,促进学生用方法进行问题解决的习惯形成,以提升他们数学课本的理解效果和解题正确率,用成功增强他们兴趣。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执教者要改革“灌塞”方式,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授予实施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数学课本的阅读;如抓关键字阅读,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分析,可以使学生在文本中获得所需的方法信息、问题解决的顺序信息,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和仔细阅读和认真思考的习惯,从而促进他们理解水平和阅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四、搭建预习平台让他们自主阅读
课前预习是学生独立自主进行数学阅读实施的有效平台,是促进学生进行数学语言接触和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路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这一平台的运用。对此,教师的重视就要化作为预习平台的搭建。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及充分地与教材接触、与文本接触,让他们在感知中熟悉文本、理解文本、建构内化文本。从文本中找到方法、形成数学思想。这些都是预习阅读中容易实现的目标。在预习学法导向中还可以让学生适当地复习所学内容,并反复阅读新概念或者教材通过例题得出的结论,使其正确记忆建构,并用线做标记注重累积。当然,在对教材中的定理以及推论的语言表达同样可以质疑并提出疑问。久而久之,就能让我们学生在数学语言理解上就会有效率和效果的收获,同时还能促进他们感受到数学阅读的乐趣,形成一个良好读书习惯。
总之,新课标背景下的好的数学教学不可忽视学生数学语言的阅读能力培养。特别是倡导核心素养培养的今天我们更应加强学生数学阅读这项关键能力培养,使其更好地为学生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刘红绢,高质量的数学语言的教学[J].学园,2019年。
[2]张瑕,数学教学应强化数学语言的阅读教学[J].素质教育,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