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走进故乡,寻找远逝的乡愁 ——让乡土资源植入课堂李仕菊

走进故乡,寻找远逝的乡愁

           ——让乡土资源植入课堂

 

                 李仕菊     云南省永胜县程海镇兴义小学

                       

摘要:当前,社会各界十分重视教育发展,教育关系每个孩子的未来,关系每个家庭的未来。如何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健康的发展,是老师们一直深思的问题,也是教师们矢志不渝研究的课题。当下,随着物质、经济的发展、网络的变革,特别是互联网高速时代的到来,高楼大厦、手机、网络,让民族的、原味的、本真的、故土的人物风情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国家教育战略高瞻远瞩,乡土资源走进课堂,让本土的精粹资源回归,乡土资源俨然成为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催化剂,也是小学阶段最有特色、有亮点的教学模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让乡土教育资源走进课堂迫在眉睫,让孩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继承发扬家乡优秀文化,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家国情怀。

关键词:乡土资源;运用;融入课堂

 

引言:信息高速公路的到来,让学生的需求量增大,然而很多乡土资源,特别是故土风土人情是互联网不能给予的。乡土资源在课堂中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不仅别具一格,而且可以帮助教师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了解自己家乡的人文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等。让学生在快乐学习,健康的成长。

一、让乡土资源走进课堂

小学课堂教学中要融入有关乡土资源的内容,就是把乡土资源内容编写到课堂教学,结合教材和本土资源(视频、图片、音乐、文字)等生动形象的把所学内容向学生展示出来。乡土资源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让孩子的表达欲望能充分发挥,造就了是一个有情、有义、有爱的课堂,教学目标可谓“润物无声”。乡土资源融入课堂增强了学生们对家乡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人文情怀、民风民俗、自然资源、地方名食、建筑、节日、传说的了解,在具体情境中融汇了生活气息,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既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随之提高。通过融入乡土资源,为学生搭建一个了解家乡、认识家乡的平台,以弥补小学课程标准中的空白。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挖掘、拓展和延伸,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同时,让学生开阔了视野,潜移默化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融入情感,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课堂中融入乡土资源,使学生的认知面越来越广,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眼界,学生不仅了解课本知识,还了解当地特色文化等,这样一来,学生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学习不再单调。课堂教学中融入了爱家乡的情怀,从而加强学生的学习感受,加强了学习语文的自身感悟,于提高语文素养,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当前“双减”形势下,要提倡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学习的本质不在于为了学而学,而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方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态度。利用教材资源融入乡土资源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对知识的渴望使他们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独立自主的去学习课本及乡土教材,不仅提升了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丰富自身的感悟与学习体验。

二、多维空间运用乡土资源

(一)乡土资源在音乐课程中

  在音乐课中融入乡土资源,更加陶冶了情操。农民伯伯辛勤的在这片土地上日夜耕耘,四季更替,从未停止劳作。为了使生活不再枯燥、不再乏味,智慧的人民边劳动边哼起了歌,减轻繁重的劳动带来的苦累,从此就有了劳动的歌。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的劳动人民创作了一些民歌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音乐课中融入乡土资源,促进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所以,民歌是乡土资源最重要的组成形式,比如永胜片角的《美丽的片角是我家》这一首民歌,深情的演唱风格,舒缓、悠扬的旋律唱出了我们美丽的家乡 ——片角。歌词写出了碧水荡漾的金沙江,四角山的神奇,红红火火的石榴,香飘千里的稻谷,烟雨蒙蒙的村庄……在音乐课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这样的民歌。例如永胜的《赶马调》、《我家住在程海边》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歌曲的创作背景及其所描绘的故土风貌。在了解整首歌之后,音乐老师再教学生如何唱好这首民歌,这样会使学生更富有感情,能更好的融入到教材教学与本土教学结合的趣之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热爱本土音乐,热爱家乡。

(二)乡土资源在地理课程中

 在地理课程中融入乡土资源内容,能够对学生的认知过程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现阶段,学校课程中有一门学科是地方课程,也就是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本土资源,让学生掌握乡土资源内容,也反映出这一类资源有地域特色,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在地理课中融入乡土资源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它能更好的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能力。通过乡土资源的融入,不仅使学生更好的系统地获得地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对如何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如何促进家乡发展和培养学生爱自己家乡,爱祖国的情操,起着重要作用。结合近年来云南省初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试标准来看,地方课程中涉及到的知识已经被列为考点之一,由此可见地方地理风貌的学习也是时代所需。然而单纯的依靠地方课程教材又显得单薄而乏味,这就需要我们的科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我们当地乡土文化以丰富课程内容,如红石崖地震遗址、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下的种植业等。

(三)乡土资源在美术课程中

     为了丰富美术活动内容,教师应注重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样能使美术活动更加贴近自然、贴近生活。传统的美术活动不再是孩子们的需求,大胆创新与发现美、挖掘美才是美术活动的价值所在。乡土资源就是一种固定形式的美,各个地方的乡土资源各具特色,把家乡的风土人情、地域特色、文化特色跃然于纸上,浓厚的乡土气息调动了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积极性,在美术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都会得到有效培养,同时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如永胜大大小小桥梁的变迁历程、涛源高峡出平湖景观、傈僳族彝族服饰、金沙江沿岸调色盘般的水果种植基地、太极毛公山等都极具课程开发利用价值,将美术中形状与颜色教学融入乡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美术技能的同时感知家乡景观、历史人文,达到技能和情感的升华。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当前新课改的不断要求,我们的教育事业仍在循序做出改革,乡土资源融入课堂是当前比较新颖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相应的理念,并找到有效的教学策略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历程

参考文献

[1]张建崇.乡土资源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16.

[2]王海.试论乡土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教育局.2017.

[3]刁真真.沂蒙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点击次数:27  发布日期:2023/6/29 11:19:26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