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有效教学的实施彭 春
论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有效教学的实施
四川省武胜县沿口小学校 彭春
摘要:语文有效教学的得来需要新课改推进中获得的新理念指导和新方法促进。本文探讨了合作学习策略、主体性策略、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在促进语文有效教学实现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新课改 实施
有效教学策略探寻一直是新课改推进路上一线教师们没有停歇的共同话题和追求。又特别是语文界,作为学校参与人数最多的育人团队,更在路径探寻上执着。的确,这几年以“双主双优”为主题的课改工作的实施,让教师在有效策略这条探寻路上又增添了好几样收获,其有效实施在语文课堂上,的确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有互动感,特别是学生能成为主人有多种学习方式,收获了语文课堂更多的育人培养。下面,我将这几年探寻语文有效教学的感受与同仁交流。
一、让合作学习真正为有效教学服务
有别于独立自主的合作学习在新课改推进中一直是大家探讨的话题,这种方式的践行到底能不能提效助学,能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也成为有效教学策略探寻路上人们探讨的话资。这几年实践告诉我,任何策略只要在重设计、巧应用这个方面着力,其实都可以为有效教学服务的。《詹天佑》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快速理解4至6自然的内容并概括我就选择了合作学习,特别是在“开凿隧道”这一段中更要求学生找出关键词语来凿道方法。很多小组都在集体协力之下找到并理解了。其实,合作学习在新课改背景下应用是非常多的,但很多时候都只是一种“表明身份”的标签,意义并不大。而我常把其与探究学习这种方式与之合并成为合作探究收获的效果更为理想。但这种效果的获得是以合理建构合作小组为前提的。应用于探究性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与一般意义上的合作又是有区别的,因为他们的主要追求是问题解决。所以,在合理建构合作小组的过程中要将学习方法和习惯相同的学生列为一个组,他们由于“法子”相同常选用想同的策略来探究,故而有更多的共性,出了问题也可让教师一次性的解决。
二、实施主体性教学策略助力提效
语文教学提效不能只顾眼前要着长远。学生语文发展也不是一两堂高效的语文课就能实现的。必须注重多种方法的常态化的实施应用才能学生有良好语文素养这个目标变为现实。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策略近年来被吵得沸沸扬扬,特别是在“双主双优”中更被一线教师演绎的淋漓尽致。坚持主体性思想施教是教师正确扮演好自身角色的前提。站在这个服务角度我们才会在教的设计与实施中找准方向,不是怎么方便教而是怎么便于学生学,服务于学生学的教学流程自然就应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方法提供、知识内化平台搭建、转知识为能力应用等。坚持主体性教学策略应用并不否定接受学习,适当的相互融合更能使课堂互动变成提效助力神器。特别是小学阶段,很多未曾的知识和方法必要时还是要采取接受学习这种方式进行。这一点,不能因为新课改就忽视了教育的本质---授业。有效教学策略探寻中关于“授”并没有选择“去”,而是过多的方法与之配合,让人产生策略上的“丰”。目前的策略法、多媒体法在这方面与其配合,更能使学生在方法应用和知识应用中发挥主体作用。
三、间期开展群文阅读丰富学生阅读视野
群文阅读的实施只是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补充而不是常态化。由于其在丰富学生阅读视野和增强对比阅读上的作用巨大,其开展不能只是语文教学的一种点缀,应该间期开展,形成规律。对于群文阅读教学我接触时间较久了,偶遇树人教育研究所的一位同志,与之聊起了语文教学界一场正在慢慢兴起的教学变革——群文阅读教学。虽然聊得不多,但从他只言片语中我了解到了这是“拓展当代学生的阅读面”的有效路径。随后的几次群文阅读教学观摩学习活动,更加坚定了我语文教学间期实施的信心。为了将这一策略落实在教学中并获得良好效果,我就开始“恶补”“群文阅读”方面的知识。网络是最有利的学习工具,通过理论自学、课例观摩,与名师工作室老师们的反复研讨,逐步加深了我对群文阅读的认识和方法选择有效性的认知。实现了从最开始的“一节课教若干篇文章”到最后的“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的认识上的转变,思想在此过程中不断得到净化和充实——“原来,群文阅读的天地竟是如此美妙!”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遇到最多的两个问题就是这节群文阅读课我们要教什么和要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来教?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常态语文经常探讨的“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的确,比常态阅读教学更难抉择,没有范本可仿,没有固定教材可用,全凭教师在内容上、方法上的创新设计。这几年我在群文阅读教学实施上围绕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这两个方面着力的,以课内带课外实施的。要知道,作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为主要追求的语文教学要充分突出其综合性和实践性这样两个特性,就应该将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的教学培养作为课堂重点来落实,其他的都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载体或平台。否则 ,语文将不再姓“语”,阅读也没有“语文”味,甚至还会让语文教学误入歧途变成思品课、自然课、地理课或历史课。特别是群文阅读这样的内容选择和方法实施。因此,也只有在此认知基础上的创新设计教什么和怎么教,才可以找到正确方向和获得有效教学这样的结果来。
有效教学之径固然多,但我认为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不能浮于表面的繁华,要强调实效,能让学生真正有发展。与新课改相对的传统做法也不应一一否定,优化与创新仍然是我们策略探寻路上的一种重要思想。
参考文献:
[1]李丹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18年。
[2]韩学红,小学语文学科“慧语文”网络课程的范式构建与校本实施[J].语文教学通讯,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