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情景创设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王念华
问题情景创设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四川省华蓥市双河第三小学 王念华
摘要:不同问题情景的创设其带来的教学效果是不同的。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而选择不同的情景创设方式,让我们数学教学效果更明显,更能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情景 创设 有效实施
随着“双主双优”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和“双减”的实施,“问题情景”策略应用越来越广泛。实践也证明,一个有效的问题情景,是我们提高教学效果,创设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特别是在新课改实践中,人们对此更加热衷。但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一些情景并非效度高,作用明显。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问题情景进行研究,特别是其创设的方法、途径,更令我们一线教师去创新实践。多年小学数学教学告诉我们,有效的问题情景对于学生来说,是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前提,是引发认知冲突,促进探究学习的条件。我们知道,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可能会构成不同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学习策略,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所以,我们可以按照它们之间的不同的联系来创设和应用问题情景,使其效果越发的明显。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数学教学中问题情景创设的实践策略。
一、链接实际生活以创设问题情景来实施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根据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我们可将生活之水引进课堂,利用真实的现实生活问题,使数学理论结合实际生活,构建数学问题情景,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这样设计来创设问题情景,就能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又可以学到新知识,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二、形成认知冲突以创设问题情景来实施
给学生造成认知冲突,就是要打破学生现有知识结构,让学生感受到仅从目前学习还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进一步学习,在探究中既获得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又收获了知识与技能。落实到实践中,就是在学生掌握了某些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更深入的问题让学生探索和研究,以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加减混合”这节课时,这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因而通过5+3-2和10-5+3式题的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并用对这两题作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该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有什么方法?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找到新旧知识的切入口,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到旧知识不旧,新知识不难,建立起新旧联系,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在数学教学中,造成认知冲突,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欲,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动力。
三、通过实践操作以创设问题情景来实施
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让学生思维在指尖上闪耀,是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通过思维与动作的关系实施“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到实践中,就是要搭建动手操作平台,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践操作,从而创设出问题情景来。具体过程就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产生疑问,通过各种思维活动,在解决问题中获取直接经验,同时又建构新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在学生不能通过数方格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通过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卡片和剪刀进行动手实践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产生这样的问题情景: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换成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可以转换成什么图形?转换出的图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相比,面积变了没有?通过实践操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怎么求?因此,通过具体实践操作创设问题情景可以使学生凭借实践操作的经验找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及乐趣,有利于他们动手能力得到高效培养。
四、选择不同角度以创设问题情景来实施
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思维培养,这是数学学科特性决定的。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仅要强调学生思维发散性、灵活性、敏捷性培养,更要强调学生创新思维的提升训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创设的情景也应为此服务。而利于在同一问题中通过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来创设问题情景,便是实现这样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因为创设这样的问题情景促使学生思维呈现活化状态,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让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适时地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我们就可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张三角形纸片的锐角部分,其余部分用别的东西遮住,然后问学生:能否判断出这张纸片是什么三角形?有的说是钝角三角形,有的说是直角三角形,有的说是锐角三角形,学生尽自己的水平从不同的层面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然后再出示含有钝角或者直角的那一部分,让学生判断。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同样一个角有的能判断,有的不能判断,在争论中学生的精力和状态达到最佳状态。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景能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新课标目标要求。
总之,数学教学中问题情景,其创设的方法还有很多。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根据知识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来创设问题情景,能使数学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问题情景本身是一种教学手段,并不是教学目的,创设问题情景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智力的情景中。事实上,当创设的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兴趣,使他们有接受挑战的欲望时,则说明这种问题情景已经生成,也起到了教学预期的作用。那这样,我们高效教学的初衷便能实现了。
参考文献:
[1]詹迎涛,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景的创设[J].学苑教育,2019年。
[2]孙艳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景创设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