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理念在数学课堂上的实施应用胡良华
深度学习理念在数学课堂上的实施应用
四川省岳池县文明小学校 胡良华
摘要:深度学习理念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应用不仅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设计与实施更多思考,更能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在深度学习中的发挥。本文探讨了营造氛围、合理确定内容、创设思维情境和搭建实践平台等四种实施应用做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深度学习理念 实施应用
深度学习不只是讲究有效果的学习结果,更在乎过程,在乎学生高阶思维在学习中的参与层次,在乎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其中的灵活运用。将深度学习理念融入到数学优教提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利于学生从被动中转化成为主动学习的好之者,更利于教学效果提高的达成。传统数学教学只要求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不强调过程和学生思维的培养,导致应试能力得到发展而他们创新实践能力和精神却没有得到应有培养效果。而将深度学习理念引进数学课堂就是让学生思维高度参与并获得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让学生所获得的“四基”“四能”向着“三会”转化。
一、营造利于深度学习的良好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进入深度学习不是运用强制性措施就能实现的,而是自主需要。这种需要有内在的,也可能是外在的动力驱使。只有这二者的完美结合就可以促使学生在“能不能”中选择积极学。多年的“双主双优”课改推进告诉我们教育欲取得良好成效就要营造和谐、自由、民主的氛围和建构具有开放的、对话的、合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倍感心理自由。这样的氛围环境就是一种强大的外力驱动,以学风的方式作用于学生,让他们积极学有了外因。同时我们老师还要强化自己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通过科学合理的姿态呈现让学生倍感学好数学的巨大魅力。这样学生就可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以提高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意识和技巧,从而在主动中增强学好数学的兴趣,在建立起学好数学自信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素养的培养。
二、选择适度的教学内容
在数学课堂践行深度学习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实施时,在学习内容的选取上应充分考虑到各层次学力学生的思考能力对他们进行深度学习和思维的影响。对个人而言,太难或太易、过于单一和缺乏多样性的问题都是不利于其发展思维和提升数学能力的。这是多年教学实践的证明。教学内容合乎实际且得当有三个方面的依据,一是依据年级特征下的教材,这种教材的内容编排体系逻辑性强,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系。以此来确定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展开深度学习。二是以学生现有认知能力和“最近发展区”水平实际为基础,以高阶思维和关键能力为学习目标重点来确定整个学习内容。三是学生经历的生活为依据。这一点是新标准的要求,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来实施,其目的可以实现多层次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基于这三个方面选择教学内容来确定“教什么”和“教到哪个程度”是我们展开深度学习的前提。对于这样的设计安排,其涉及的内容就是我们常说的一般题目和拔高题目。它不仅注重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而且注重构建内在的关系,即在同一情景中形成“问题群”,在同一情景中实现问题的多种情景表达,更利于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积极学。
三、创设利于思维导向的情境空间
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探究并能进行更积极的思考是践行深度学习理念时必作的教学思考。作为实施者如果不把此作为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那学习只能浮在表面,无效果。多年实践表明,“教有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策略。为此,在开展深度学习前进行思维情境的设计就显得特别关键。但是,如果只是牵强地与现实相结合,复杂冗长的故事情景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从而造成教学的低效,弱化教师指导作用,同时也降低了学生思维活动空间和效果,是有违深度学习的。问题是思维的触发器,是诱发学生思维参与的有效手段,又特别是精心设计的符合学生认知特征的问题更能促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例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课程中要达成目标就可以一个物体一分为二创设思维导向的情境空间开始训练,学生潜在思维中有“一半”这个概念,引出1/2就是符合他们认知的,这样降低门槛的引入就可让学生快速踏上深度学习的征程。
四、搭建深度学习实践平台
在将深度学习理念整合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学习相结合来展开,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了解和运用,进而让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优化和更有成效。比如,我们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课程实施中践行深度学习理念来展开,就要重视对学生的实际思维的分析和利用,通过恰当的指导让学生在兴趣支撑下学有深度。例如,在学习“四边形的内角和”这一内容时就要多引导学生思考,唤醒其潜在知识---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由此搭建探究平台,鼓励学生选择学习方式,或自主独立或协作配合,让学生探索多一个角的四边形其内角和为什么就变成了360度。这时要求学生展开实践探究,其方法就是要求他们可以在纸上任意绘制三角形、四边形,并画出来的结果进行测量,完全内角和计算,验证结果是否如此。采取这种思维+动手操作的学习,就可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直达深度目标。经常指导学生开展这种富有思维参与的深度学习,不仅有利于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了解、掌握和内化促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等关键能力。这是在小学阶段为什么要倡导深度理念的重要原因所在。
总之,在小学数学走向优教增质的过程中践行深度学习理念是非常有意义的教学创新,作为一线老师在全面推进“双主双优”课改过程中将这一理念指导学生来学习,更利于优化和增质。故而,在接下来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践行这种理念。
参考文献:
[1]韩晓霞,基于深度教学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中小学教育,2021年。
[2]丁琳,小学数学计算深度教学的构建[J].小学教学研究,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