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资源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创新吴 莉
乡村资源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创新
吴 莉
(四川省岳池县镇裕小学校)
摘 要:乡村资源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创新是让幼儿感受体验大自然惠及的一种有效方式和平台,有利于幼儿在知识、方法、情感和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乡村资源;幼儿;运用;创新
学前幼儿教育属于学校育人整体实施中的初级环节,是人生奠基的不可或缺。在我国,身居乡村的幼儿人数较多,占到了总量的大多数。对于这部分幼儿的学前教育问题就是一个非常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进行幼儿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对他们身边的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创新。这样实施一是可以解决农村学前幼儿教育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二是有利于生活化的实施,三是有助于利用幼儿他们熟悉的且感兴趣的地方资源作为教学载体,有利于热爱家乡情感的培养。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我们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加大了乡村资源进课堂的整合力度,以期通过运用与创新让幼儿感受到乡村是如此的亲近与可爱,学习是如此的有趣和快乐。接下来,我就乡村资源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创新的话题作一些实施方法的探讨。
一、学前教育教学中乡村资源合理运用的重要性
在早期儿童的成长中,普遍存在着受传统观念制约的“教教材”现象。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许多老师不能做到就地取材,不能进行自主开发利用身边资源育人的教育活动,特别是学前幼儿教育中,对乡村资源中地方文化的运用更是少,许多幼儿在成长起来以后,甚至连传统节目、当地特色、文化传统都不清楚。这种实施在今天看来是非常有悖“生活即教育”观点的。在教学中,对孩子进行乡村本土文化的教学,是让他们从小就对自己生长的地方进行充分的认识和培养家乡情感的一种有效举措,是教育教学的拓展,也是资源育人的一种补充。适当利用乡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实施,可以让乡村幼儿教育不再枯燥,对激发幼儿热爱学习和热爱生活的兴趣也有很好的作用。从上述讨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合理利用乡村资源进行育人实施对于幼儿发展和学前教育的推动都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其重要性值得我们学前幼儿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
二、运用和创新乡村资源是学前教育教学实施的关键所在
(一)创设乡村资源进课堂的运用情景
《纲要》明确指出学前教育的有效实施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来展开。让乡村资源进课堂是促进课堂生活化的有效手段,我们在实施中就可利用幼儿熟悉、新鲜和好奇的乡村中的花鸟鱼虫以及乡村常见的动植物来作为情景进行,让幼儿与环境“对话”。当幼儿看到他们喜爱的小花小鸟之类的熟悉动植物时自然就乐意围绕于此去展开语言学习,或者提出相关的“五大领域”的相关问题。例如我们利用多媒体将幼儿喜爱的动物---小蚂蚁呈现在屏幕时,他们就会倍新奇和兴奋,这时我们就可围绕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和学科特征进行教学实施,让幼儿与教学内容---小蚂蚁进行“对话”,如是我是一名美术教师,我就让幼儿一起画蚂蚁;如是我是一名社会教师,我就创设情景让幼儿感受到“团结力量大”,受到合作意识培养;如是我是一名音乐教师,就引导幼儿唱《两只小蚂蚁》歌;如是我是一名科学教师,就引导幼儿探讨小蚂蚁搬家;如是我是一名语言教师,就围绕“蚂蚁的家”这个主题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走进大自然中去切身感受体验
乡村教育资源最多的地方就是大自然,可供我们无限制地开发、利用。而且,其集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是幼儿最乐意接受的学习内容。将幼儿带进大自然,让他们在切身感受体验中获得乡村资源的认识,认识到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中的身披服装和季节中的主角,以及由此开发出来的新育人场景,如春天的乡村,大自然身披绿装,蜂飞蝶舞;夏天的大自然是动物异常活跃的世界,也是花艳果出的世界。秋天是成熟的季节,可让幼儿走进田间与与农民伯伯一起体验丰收的艰辛与喜悦。冬天到来时,可以让他们走进风雪中,感受堆雪人、打雪仗的快乐。值得注意的是,在把大自然当课堂时应注意教学目的的设计,不能无主题的走走看看,应做到快乐与育人相统一。
(三)运用乡村资源开展探索性主题活动
乡村资源最不可忽视的就是地方传统资源的运用。我们知道,乡间手工是各个地方都有的,而且极富地方特色。把之引进课堂作为开展探索性主题的资源,就是一种创新实践。这样实施,不仅利于心灵手巧的培养,更利于让幼儿在热爱乡村生活情感培养的基础上增强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探研能力。例如,乡村中的稻草、麦秸是到处可见的资源,如何用之来制作生活饰品或用品就可以作为幼儿探究性活动的主题,例如,在引导幼儿利用稻草制作“小兔拔萝卜”这个儿童手工作品时,将幼儿分成三个一组,让他们在多媒体微课所呈现的方法中经历切切、拼拼、剪剪、搓搓、编编等动手操作,制作出一个生活饰品作品来。在这过程中,虽然有多媒体的方法呈现,也有教师的来回巡视支持,但还是需要三个幼儿的积极配合才能实现,因为其中有的环节真正需要用四只小手合作才能做出来。这样的过程不仅实现了合作意识的培养,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品质的形成。由此可见,积极开发利用乡村资源和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创新实践对于幼儿发展培养是多么有意义的,而且是多方面的。
只要积极探索乡村资源在学前教育教学中运用与创新的实践问题的展开方式和路径,我相信,做到常态化的探研教的结合,就一定能促进幼儿在知识、方法、情感和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发展。而我们教师也会由“执行者”向“研究者”、“创造者”的转化,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乡村资源运用创新的整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红卫,农村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科学咨询,2019年。
[2]杨海平,幼儿园乡村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与策略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