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手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白晓燕
信息科技手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白晓燕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鞍山小学校)
摘 要:信息科技手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主要是帮助我们解决那些利用常规手段无法解决的化学实验教学难问题。精心设计和实施这种科技手段不但可创境培趣,提高实验现象可视度,还可快速实现优教提效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信息科技手段 运用
伴随着教育数字化之春的到来,以智能教学一体机为主要的信息科技手段进入了学校育人的每一领域中。对于我们学科教师来说它已经变成了我们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构建有效育人课堂的一种重要工具。而我,在自担的初中化学学科教学中不仅做到了新授课以信息科技为实施手段,还将之融入到化学实验的教学实施中,让它来优教提效。的确,这样实施既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调动和激发,又可以让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释放,还可以让我们的实验教学效率在不断优化中得到大幅度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实施还可以培养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助力学生科学启蒙和发展科学思维。接下来的文档中我将具体聊聊信息科技手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一、运用信息科技手段创境培趣,增强学生主体性
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基石。在运用信息科技手段进行化学教育展开的实践中我们更应该注意到这一点的实现。作为教学实施者要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手段的功能优势来创境培趣,通过视听双触的情境刺激学生感官兴奋,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成好之者的主体性,让学生在用文字、图片、动画和录像来认识和阅读化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进而在形声结合、图文并茂的视听呈现下成为“我要学”之人。这样,学生就成为不催自要学的课堂主体了。这就是信息科技手段助力化学教学的首要追逐效果,有利于学生快速被卷入效果的实现。例如,在教学《制取氧气》的教学实施中为了让学生有强烈的实验兴趣我们就利用智能教学一体机来呈现氧气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他们在感受其用途的过程中产生制取需要,进而以好之者的角色去实现主体效果。
二、运用信息科技手段模拟实验效果,提高实验现象可视度
化学教材中大部分的概念和原理在语言描述上都是比较抽象的,其理解是很有难度的。而化学学科研究的物质其微小结构又是无形的,既看不到也无法以摸感知其形。而我们常说的化学反应又是一个分子变成原子之后的重新组合,同样肉眼难以观察其变化过程。如果我们教学实施者仅凭言语和文字来表述,则更难以让学生了解,反而更是乏味感。而信息科技的到来,我们就可将这一过程视频化,通过三维技术进行动画仿真,就可以将分子、原子、离子的微观运动清晰地呈现在我们视域中,这样的教学实施不仅实现了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效果,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对微观世界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了解,从而更好地了解化学反应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和原理。这样,我们教师的化学示范实验就达到了教给学生概念和实验原理的效果了,而且学生理解不难,记忆还深刻。比如固体的溶解、分子的扩散和气体的溢出现象等这类实验的教学我们就不要采取口头讲解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而应通过智能教学一体机的大屏来辅助实施。因为这种实验的过程中不便于我们肉眼感知观察,可视度极低。除了前面一二排的同学有所感知外,后排的同学大部分都很难看见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对于这样的教学难题,传统实施的解决方式就是叫后排的学生到前面来观察。这显然很浪费课堂展开时间。而今天,我们在开展这类实验教学中就可借助智能教学一体机来进行现象感知处理,采取放大、慢放、定格等方法增大实验现象感知效果,让学生能取得更好的观察感知。在模拟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观察,让他们能够清晰地看见空气中的气体的生成和溢出、色彩的改变以及沉积物的析出等现象,从而提高了实验现象的动态性,也提高了可视度,让原本抽象的东西变成了我们肉眼可感的形象化的东西,实现了一目了然效果。而且,在此基础上那些所谓的概念和原理也由此变得简单易理解了,达到了优教效果。
三、运用信息科技手段优化教学流程,实现优教提效效果
运用信息科技手段进行的动态仿真,是其交互优势的使然。在教学中如此运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日常实验中难以见到的、接近真实的直观体验和感受,对于他们对所学的东西的理解有着十分关键的意义。一种材料的化学转变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的效果,就像石油、煤炭这类物质的生成就不能通过自然现象的形成来帮助我们感知,同样如此的还有钢铁的锈蚀,也是耗时间,也是课堂不能进行的实验。而对于像氢气的爆鸣这样的实验就不需要这样的长时间了,但其又短得很,还没有注意实验现象已发生。对于这样的实验我们最好都通过电脑模拟的方式进行,把实验的全过程以录像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中,通过特定速度播放,就可让学生清晰地映在大脑中。百闻不如一见,我们运用信息科技手段就可以采取模拟方式展开仿真,并将其可视化。它的直观性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几年实践证明,利用现代的智能教学一体机来助力实施,不仅可以优化教学过程还可以在自然、趣味的环境中让学生快速地对那些我们认为比较难想象、难理解的知识进行建构内化,实现教学提效效果。
总之,信息科技手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特别是那些在常规手段无法实现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但要达到优教提效效果则需要我们良好的信息数字化素养以及对化学教学法的精心整合能力,能制作出需要教、优化学的课件来,这样才能真正将预期高质量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赵晓彤,信息科技手段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9年。
[2]刘宏伟,有效运用信息科技手段优化中学化学实验教学[J].教学与研究,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