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高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探索与研究黄飞飞

高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探索与研究

黄飞飞

(陕西省西乡县第二中学)

  自我国在教育领域实施新课程改革方案以来,我国就在强调素质教育,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这个理念的主要意义就是要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在很大程度上给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学生实施教育,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作业的布置,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灵活性,能做到因材施教。

一、分层作业含义

其实早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分层作业理论,也就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孔子所强调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具体而言,就是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且会充分尊重他们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在新课改的号召之下,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作业布置,这样就可以使得处于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与能力上有所提升,进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挖掘自身的潜力。由于分层教学实现了学生自己对作业的选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认可,使其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正确认识自身的能力,对其在未来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高中数学分层次作业存在的必要性

(一) 符合当前的高中数学教育理念

分层次作业探索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且广泛应用于高中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将其融入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分层次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为学生量身打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与当前的教育理念吻合。 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不同的作业层次策略,不仅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由于分层次作业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也就意味着高中数学教师在分层次作业的布置上会面临着巨大的教学压力。

(二) 有利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实施分层次作业的教学法之后,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地备课以及安排学生的作业问题。

尤其是针对课堂作业布置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教师往往都会有充足的准备,这样也避免了教学中所出现的尴尬场景。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教师的分层作业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也能够更加清楚地明白自身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比如数学的原理、公式等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由于分层次作业相关教学活动实施的步骤都十分明确,因此也更便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即便是在短短45分钟课堂时间里,也能通过分层次的作业布置让学生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数学知识。

三、高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考作为许多学生步入大学校门的基本途径,高中教学任重而道远。高中数学教育作为一门基础性的教学学科,对于学生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一定辅助作用。但是,现在的高中生每个人的基础与能力不同,这就给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因此,教师要在新课改的号召之下,对学生进行分层作业的教学设计。

1.对学生进行分层

在高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工作中,在设计之初,教师就要对班级内的所有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所了解,了解到学生之间数学基础存在的差异,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教师制定出来的数学分层作业是合乎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因此,就要先对学生进行分层,一般而言,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平时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及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基础薄弱生。在此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将学生进行这样的分层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本身就要做到公平与公正,同时也要消除学生忧虑,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不要使得优等生产生优越心理,也不可以使得基础薄弱生产生自卑的心理。

2.对作业进行分层

为了达到更好的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更应该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上注重其层次性。

比如在“集合与函数概念”这一章节,教师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上就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首先做一些有关于“集合与函数”的含义和概念题型,主要是让学生牢牢掌握基础知识;其次则是让学生对概念的关系进行梳理、总结和归纳;最后一个层次的难度相对较大一些,但是也更利于提升较好基础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即让学生私下去寻找相关的题型进行训练。

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早已让学生失去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了。因此,作为教师,为了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在分层次作业设计的理念影响下,尽量让学生的作业更加多样性。以“三角函数”的课后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作业:课本上关于函数图象的呈现,看到的都是“死图”,无法真正表现三角函数的形成过程。请同学们利用电脑中的几何画板设计并创作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借助计算机,能够让数学作业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灵活有趣,还能够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感悟数学概念的本质,提升学习效果。

总之,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在教育界实施了新课程改革理念,促进了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高中数学分层作业模式出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响应了新课改的号召,为实现我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何晓燕.高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研究[J].语数外学习(高中数学教学),20141006):30.

[2]]陈剑斌.设计分层作业促进共同发展——高中数学“作业分层”的设计思考[J].考试周刊,2017(97):65.


点击次数:19  发布日期:2023/6/1 15:47:4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