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走出误区让儿童阅读回归快乐曾 英

走出误区让儿童阅读回归快乐

  

(云南省永胜县顺州镇中心幼儿园)

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身。因此,有人说,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就是给他们一对飞向未来的翅膀。

一、 认清当前儿童阅读的主要误区

让阅读伴随着孩子成长,这会成为他们一生“幸福的种子”。作为教师和家长不要因为自己的浅见陋识,而使孩子错失了这种幸福,错失少儿时期应有的播种,甚至伤了儿童阅读的兴趣和“胃口”。

阅读目标设置不当。儿童阅读是种生命的成长。对于读书的意义、目标等问题不宜提得过早、过高、过急,不应过于明显,要隐藏起来,让孩子慢慢去体会和感悟。不要把儿童阅读等同于成人阅读。

对阅读教学认识和行动不正确。 儿童阅读在某些地方成了变相的语文课。着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识字、背诵、摘录、讲解、分析成了儿童阅读主要方式,其实质是阅读的知识化和工具化,儿童少了阅读的自主、自由和快乐。

阅读教学安排不当。重精读,轻泛读,儿童阅读量不足; 重集体阅读,轻个别阅读,个别指导不足。重结果,轻过程,师生互动不足。对于儿童而言,学习的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许多家长、老师只注重孩子的识字量,阅读量达到多少万字,而忽略了对孩子学习过程的观察与指导。为了达到所谓的“阅读量”而进行形式化的阅读。例如,规定孩子一周要阅读多少多少字的文章,多少多少本书等等。至于学生读懂了什么,理解了多少,压根就不予关心和指导。阅读的效果当然也就显而易见。

阅读材料的选择不当、挖掘不深。不会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来选择图书。不能为每个孩子寻找此时此刻最适合他阅读的书籍, 片面追求教育的表面形式和价值,不会分析和挖掘书籍的深层价值。

阅读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不当。阅读的环境和氛围普遍缺失。阅读时间和精力投入严重不足。阅读教育需要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生活环境。所以要让孩子喜欢阅读,就得让学校、教室、家里散发出浓浓的书香味,营造出一个读书的诱人场所。家长、教师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成为孩子读书的引领者,通过组织亲子阅读、师生阅读、同伴阅读、自主阅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阅读活动设计和实施不当。我们的儿童阅读很多时候搞形式主义、运动化。以结果为重点,以汇报、展示、竞赛为主要的组织方式。虽然适当的汇报、展示、竞赛可以起到宣传和推动的作用,但它们决不是阅读的基本组织方式,更不应使其表演化。儿童阅读应当成为所有学校和所有学生普遍的行为,为此应当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气氛,但决不能运动化。快乐阅读不是几次轰轰烈烈的阅读活动,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日常性的、持续的推进儿童阅读的实践。

以上现象和倾向,必然会影响儿童的阅读状态,失却阅读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与儿童阅读的宗旨和特点南辕北辙。

二、让儿童阅读回归快乐,倡导快乐阅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既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充满兴趣的去阅读呢?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只有让阅读成为儿童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他们才会爱上阅读,迷上阅读,享受阅读,并在阅读中享受快乐。

倡导快乐阅读的理念:让更多的孩子读更多的书。“趋乐避苦”是人的天性,如果儿童只遇到阅读的无趣,很少体验到乐趣,那他就会回避阅读”;韩国教育专家南美英在《会阅读的儿童更成功》中写到,“倘若有一本书可以带给孩童快乐,他们便会聚精会神的阅读,甚至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

快乐阅读是一种游戏。所谓游戏并非指的是形式,而是一种思想,即让儿童去感受阅读,培养他们一种对游戏一样强烈的阅读兴趣,体会到阅读是吃糖豆而不是吃药丸。他们愿意把阅读当成一种游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书。孩子爱读书也会读书。那么多有意义有意思的书籍滋养他们的心灵,他们就会把读书当作了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游戏’。 从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开始一生的快乐阅读旅程,这是对学生健康人格和幸福人生的奠基。

创设自由阅读的时空:为孩子的人生打下精神底色少年儿童时期是孩子们阅读的黄金期,从智力发育、精神底色、文化传承任何方面,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重视自由阅读带来的精神快乐。儿童时代应当是人生读书的蔚蓝天空,孩子们渴望自由地阅读,快乐地阅读。孩子们往往并不以成人的功利逻辑来看待读书,不喜欢太多地受到成人的干预,如果只想着什么“提高写作水平” “提升考试成绩”等,就会使儿童很难享受到自由阅读所带来的那种精神快乐了。自由应当是阅读的最高准则和境界。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读物,以自己的习惯,在自己喜欢的时间、地点,以喜欢的方式阅读。因此,家长、老师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应注意观察、引导 ,不宜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

要根据兴趣闲杂地读书、宽泛地阅读。少儿时期是知识结构基础形成的阶段,这个时期,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宽越好。各类图书受欢迎一定有自己的原因,所以在阅读中对各种类型都不能排斥。罗森韦格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

主张读书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读书应当联系生活实际是鲁迅一贯的主张。儿童读书应当让他们在自由的阅读中去自由地思考,去获取联系生活实践的可贵感悟,边读边思,有一种批判的眼光,而不是一概盲目地囫囵吞枣。真正使儿童阅读成为孩子们的一种生活,一种极大地丰富和延长他们生命的独特体验的生活。

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期待明天的阅读更精彩教育部门、家长应该建立共识,形成合力。首先要改变功利主义态度,使少年儿童真正获得读书的乐趣,在阅读中发展自己的心智。其次,要双管齐下打造读书社会。教师、家长等将阅读首先当成自己的生活,如此才能成为少年儿童读书生活的良师益友。再次,儿童文学作家和出版社应该抓好少年儿童书籍的创作、出版,为少年儿童阅读输送源源不断的优质资源。

在这样的阅读中,阅读的兴趣比意义更重要,视野开阔比知识获取更重要,读书习惯的养成比读书数量更重要。当我们真正把阅读的快乐还给了孩子,我们就是把健康的成长还给了孩子,把未来的希望还给了我们这个始终不屈不挠与文明同行的伟大民族。


点击次数:15  发布日期:2023/6/1 15:39:57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