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之我见吴纯兵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之我见

吴纯兵      湖北省建始县官店民族初级中学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教师要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进行有效教学活动,必须从建立适应新课标要求的教育观念、具有深厚教学功底的自身素质、体现师生融洽关系的学习氛围、优化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
   关键词:教学改革 教育理念 自身素质 学习氛围 优化教学
  
  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以来,新课程教育理念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角落,广大教育工作者也进行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批宝贵实践经验。作为初中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学科教学也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如何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进行有效教学活动?已经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本人根据自己教学实践,谈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探索物理教学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建立适应新课标要求的教育观念
  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教学理念,就要适应新课标要求,冲破传统教育观念束缚,转变传统应试教学中只注重学习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培养的教师只管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灌输式”的单一教学模式,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教学思想和理念,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和健康发展,使教师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推动者。

“初中物理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物理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中,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作为一个比较宽泛和抽象的概念,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横向上看,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描述了人的情意领域的完整画面;而从纵向上看,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它们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心灵连续体。
  二、具有深厚教学功底的教师队伍
  教师作为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承担着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实践探索、教会学生学习技能,促进学生思想品质形成的任务。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正所谓“学生有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缸水”。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因此,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认真、系统地学习物理专业基础知识,探索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形成系统的科学方法论,借鉴先进教学理念和经验,提高教育教学的艺术性和效率性。让教师自己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者、学习实践探索的指导者、身心健康的维护者和课堂结构优化的建构者。
  三、体现师生融洽关系的学习氛围
  学生能动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而产生这一基础的条件就是要教师建立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达到教学效率最大化,往往进行题海战术。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统治者,学生成为被动学习者,学生丧失了学习自主性和思维求新创造性,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压抑,缺乏活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激发。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从过去“教学过程的包办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知识掌握、技能形成、智力发展、共同进步等方面来。帮助、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品质,密切关注学生发展,认真进行教学反思,主动进行合作教学,以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学生能动学习。
  四、优化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
  由于初中物理是一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实验探索,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基础学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做好工作。一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方法的培养,精心组织和设计教学实践活动,创设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物理情境,通过物理现象演示、学生自主实验、课外探究活动,启发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整个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的思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探求知识奥秘的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二要注重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实现“教会学生物理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及“学生独立进行探究活动”的转变。结合物理学科观察和实验的特点,在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实验中物理现象,并进行能动、自主、科学规范的实践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要让学生形成联系日常生活现象、事例进行探索,思考、归纳的良好习惯,注重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能力,发挥学生进行学习探究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增强创造意识、创新能力。三是注重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众所周知,素质教育贯穿在学校学科教学的整个过程,每时每刻都在发挥着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挖掘思想教育因素,在学习、实践中进行适思想教育,促进学生不怕吃苦、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等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如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爱迪生发明创造、居里夫人制造炸药等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教育;又如在教学“热机”“浮力”“电磁学”等知识时,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节能意识等方面的思想教育,达到学生思想品质、心灵健康发展的目的。

 


点击次数:60  发布日期:2023/4/29 11:58:59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