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杨 艳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云南省永胜县仁和镇中心小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括拔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小学数学教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能使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我遵照《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采用了紧扣教材重点、难点,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教学模式多样化等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
一、教学中要紧扣教材重点、难点
创设一定的情景,使学生在需要——动机——目标的引导下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我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紧紧围绕本节的教材重点难点,给学生呈现下列目标:大家已经会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的除法了,如果除数不是整数呢?出示例题计算10.75÷12.5,(1)、请考虑怎样计算?(2)、运用哪些你学的知识,就能计算出这道的结果吗?(3)、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关键是什么?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顺利地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把10.75÷12.5转化成107.5÷125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然后追问:被除数的小数点移动几位由谁决定?这时,我又向学生提出新的目标:大家能否概括?我稍加点拨,学生就能自己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达到了教学目的。在过个教学情境中,我对学生思维程序和方法进行了正确的引导,突出了教材的重点难点,采用了目标层层递进,自然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整个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上.加强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融为一体。自然就会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后,导课时我问学生会不会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随后从学生手中收集了果冻、玩具、墨水瓶等物品。同学们一见到这些东西兴趣来了,几位同学主动站起来出主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当大家都对这个问题充满好奇和强烈的求知欲的时候,我把一个果冻放进盛满水的圆柱形量筒,水哗哗的往外流。啊!在同学们恍然大悟的叹息中,我开始了新课,这节课同学们都学得津津有味,很快掌握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三、教学模式多样化
    一是要动手操作,获得成功体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发挥学生个体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使他们自己发现,获取知识,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给同学们三十秒,在一个圆内画直径比赛,时间到了,有的画了几条,有的十几条。我又给了三十秒,有的学生就画了几十条。我问同学们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你能画多少条,这时同学们停下笔,大声告诉我“圆有无数条直径”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自然而然地获取了所学知识。
    二是要分类讲解,有序训练。简便运算是对学生来说比较难掌握。我对教材中相关内容做了认真地分析研究,将简便运算分为三类进行讲解,一类是有用的,如4.2×10.2,可利用乘法分配率进行计算:二类是有趣的,如4.2÷2.4.找它们的公因数6:三类是有效的,如16.1-(5.57-3.9)-4.43,去括号,加括号这样分类讲解,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方法。

、实行民主教学,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数学本身包含了许多枯燥无味的东西,特别是计算题的学习,学生的领悟能力都是有差异的,同样的计算题,有些学生可能几分钟就学会了,而有些同学可能一节课甚至更长时间也学不会,如果老师不及时去关注这样的学生的话,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课堂对于他们来说就会变得很无聊,在课堂上他们会转移注意力,去干别的事情,数学老师要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当学生学习遇见困难,要及时热情地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恢复自信。


    综上所述,通过对以上数学教学方法不断探索、改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同学们不仅学习负担减轻了,而且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也得到了全面发展。


点击次数:19  发布日期:2023/4/5 13:26:36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