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提高中职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性的策略探寻杨 卫

提高中职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性的策略探寻

 

四川省武胜万善职业中学校  杨卫

摘要:欲提高中职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性就应从能增强学生内驱机制建立上探寻兴趣、情感和爱好的培养策略。本文从进行有效提问激思考兴趣、营造良好环境促学习情感和适时送去激励建学习爱好三个方面探讨了主体性提高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中职语文  学习主体性  提高

要让学生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不是靠增强外力促进他主性而是通过内驱机制的运用促进自主性。在全面践行学生主体理念的当前中职语文教育中,作为执教者应不断拓展和优化教法使学生内驱机制得到建立,使之产生学习需求,进而逼迫学生释放主体性,在不学不快中达成自我求知需要,从而获得良好效果。在实现这一效果的教法探寻上我作了不断努力,在大量实践反思中我将获得的感悟进行了归类整理,形成了自认为可以分享的提高中职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性的实践策略。

一、进行有效提问,诱发学生思维参与

有效语文课堂的创建应该从问题的有效发问入手而实施提问是门艺术》一书告诉我们学会了如何提问就等于学会了如何高效地教授的操作实施在语文教与学中进行有效提问还可以诱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求知积极性,促进思考有深度值得注意的是,要使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主体性发挥就必须使我们所提问要有清晰的目标,不同问题诱思启发性的强度不同,其效果自然也一样。例如:探究式问题的提出是为了激发学生去寻找问题解决之径,、指导学习方法的提问要唤醒学生曾经获得的方法,启发式的知识领悟提问让学生学生细读分析文本,在归纳整理中找到关键词和突破口等等。当然,语文课堂的提问是多个的,但对于新授间的提问要注重难度的拾阶性和螺旋加深性,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合理地排问题提出时间。提出的问题应该是面向教学的,每个问题都应该帮助学生思考,帮助他们了解新的东西,催发思考主体性在实施中我们执教者要知道个问题的提出究竟能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要激发学生对探究问题产生“知其所以然”的渴望或使他们得到新的认识。这样实施才能更好地激发主体性和实现有效教学。相反,如果我们在实施中盲目的提出问题会使人觉得思维没有方向,甚至不知所措, 这样就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此外,在课堂上,执教者还要注重提问的针对性、启发性、创新性和层次等艺术性问题,以便在促进学生主体性更具积极效果

二、营造良好环境,灵活课堂教学实施

增强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性就需要执教者在语文课堂中创造出一个个轻松的教学氛围环境,让同学们身在其中感受到教学形式的生动、活泼及有趣,从而在增强“亲师性”情感和语文学习情感中自觉地释放主体性---“我还要学”。在此效果实现的过程中需要执教者走下讲台,积极参加到学生个体或合作的学习中去,在支持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的满足,要想方设法保证学生在精神状态调适和良好学习心理刺激的适宜性,作为教师应用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和评价激励语言以及自身人格魅力感染同学,让他们全心全意地投身于求知学习间,在自主的过程中尽情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为了将这种效果放大,作为执教者还要拓宽学生阅览范围,拓宽他们知识眼界,利用课堂上所凭借的多媒体方式来补充信息、链接资源,在灵活实施上实现教法和资源的多样化。此外,提高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性还需要老师大量地采用数字化教学实施,使用信息化教学引进与课文内容、意境、作者、情绪调和的音乐配乐来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要时还可利用图画和故事来创设情景,或者使学科间相互交融得以实现,这样更能丰富课堂资源和灵活教法,促进学生主体性提高。

三、适时送去激励,体验成功获得愉悦

作为中职语文执教者要实现教与学提效就必须在教中多做肯定和表扬学生学之事。教师要善于利用怡当式的教学手段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推动学生学习自主发展和语文自主实践达成度的提高,并让他们在教师达到教学目的中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获得愉悦,在促进语文学习爱好中增强内驱力。现行中职语文课程内容广泛且有难以掌握的知识,使得中职学生在发展自我语文爱好的道路上感觉到很吃力。为破解这一难题让学生轻松“过关”就要做到适时送去激励这一点,就必须重视对学生主体性培育和激发的教法创新,不走寻常路,多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具体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同桌交流、任务驱动、课本剧表演和分层教学等途径加以实施,让学生通过相互评价体验到自主积极学习带来的知识获得感和心理愉悦感,从而燃起主体性信心。比如刘心武写的《班主任》,余华写的《活着》,这些文章都是可以让同学自主学习自主阅读的,在《孔乙己》一文教学中引进比较这一策略也可以让他们在更好地理解中获得知识收获的喜悦。当然,这种喜悦源自教师适时送去的肯定和同学的掌声,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让同学在“跳一跳”达成“摘桃”愿望实现中增强语文实践自信。这对于在努力中有所提高的同学来说,我们适时送去的表扬、鼓励更有兴趣培养之功效,特别是对学业有障碍的中职同学更有促进。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要让这些中职学生在学习兴趣不浓、语文情感不强、语文实践爱好不明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主体性,就必须创新教法,多作激励,才能使学生的内驱机制得到有效建立,才能使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得到及时催发和维持,从而促使他们有兴趣、有情感、有爱好地行走在中职语文素养高效发展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汪新明,中职语文教学对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J].职业教育,2019年。

[2]刘兴环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J].河南教育2004年

 

 


点击次数:21  发布日期:2023/4/5 13:23: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