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数学课后作业优化设计的有效实施李香玲
论高中数学课后作业优化设计的有效实施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 李香玲
摘要:要使数学课后作业充分发挥高效育人效果就需要我们数学老师精心地进行优化设计。本文从作业层次性设计、生活性设计和开放性设计三个方面探讨了有效实施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后作业 有效实施 优化设计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发展,数学课程在育人内容和方式上也变得日益丰富,其表现的方式也变得更为多元化。与此对应的,关于数学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安排,也随着数学课程改革而变得更多样性。特别是在市县联合视导活动中,课后作业在功能上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更能帮助我们实现预期效果。课后作业虽然称名为课后,但以延伸为认知的,故而我们在提高其育人有效性的过程中应将视之为课堂练习的拓展。在这几年探研中,为了使课后作业更好地助力学生知识内化和能力形成,更好地助力老师检测课堂效果和调整实施策略,真正发挥作业育人功能,我在实践中加快了优化设计的探究步伐,获得了有效实施的实践策略。
一、从学生现有基础分析入手,做好作业层次性设计
有效的数学课后作业不是把教材上的几道题让学生做了就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和“优教优学”的倡导推进,有效的数学课后作业应将学生现有数学基础作为优为设计的参照点。落实到现实中,也就是要我们数学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将学生的现有学习能力与整个班级的数学能力相联系进行层次化划分,按照他们之间的差异来进行设计与布置。除了在学生现有基础作深入细致的学情分析和层次化划分外,还要对习题难度的层次化划分,对于成绩比较好、数学思维能力比较高的同学,老师们可以设计一些具有较高难度的思维性的作业作为他们的课外任务,这样的作业实践可以帮助这一层次的同学更好地促进知识内化和展现自己的才华,让他们的思维可以在更高层次上获得更好地发展。对于普通的学生来说,他们数学基础不够好,我们在实施时可以对他们进行一些引发性的作业布置,用适宜的难度来训练他们的思考能力,逐步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成绩。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进行课后作业设计时可以将以前所学过的东西与新学的知识相结合进行,通过符合学生数学基础的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作业设计,这样就可以全方位地提升他们的数学认知能力,让他们能够将前后的新知旧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解答,让他们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训练得到更好的锻炼。
二、结合学生实际优化,做好作业生活性设计
数学源自生活。高中阶段的数学由于大幅提升了抽象性和逻辑性,导致学生很难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故而很多学生无法在作业实践中产生趣味感。但对于有经验的数学老师来说,是能看到数学与生活永远都在联系着的。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就可结合学生实际优化,通过生活案例引进,让作业戴上生活的头饰。这样的作业自然就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来思考问题解决的途径。实践证明,做好作业生活化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还可以在促进知识内化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反哺生活的实践创新能力。只要学生按照老师布置的生活化作业去实施,在解决问题中将自我主体性充分释放在发现、探索和反复思考中,学生的数学知识就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应用和能力锻炼。比如,在学习了“简单几何体”后的课后作业实施中,我们老师就可以布置学生从生活中找几何体的作业。这样的作业生活性强,学生在回家途中就可地沿线的建筑物中找到答案,发现各种形态的几何体。同样也要求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作业提交,一是记下来,二是可以利用摄像方法拍照。对于这样的课后作业,我们主要应从学生在实践中是否有视角独特去观察之方面去检查,对于有特殊风格的几何体形状的作业完成者进行表扬,以激励学生在今后作业实践中有更好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加强前后知识整合,做好作业开放性设计
作为作业优化的设计者如果能够基于习题设计出开放性的作业,使得一般的题目在老师的创新设计之下,能够更好地引起同学们对前、后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化解决问题,使他们在整个解决过程中能够对问题的指向性和目的性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作出正确的回答,那这样的作业无疑是有效的。实践中为了强化训练深度,我们老师还要能够对课后习题展开“跳一跳”的难度加工设计,让同学们能够在我们“举一”的题解中得到“反三”思维的拓展训练,促进他们思维反应速度和解答技能的发展。在加强前后知识整合增强作业开放性的过程中,我们老师还要让学生成为作业设计的主体,让他们按照指定的知识点内容去设计一道或者两道题目,并收回,再把他们设计好的题目打乱分发到班级中的其他同学,让每个同学既是作业设计的主体也是题目问题解决的责任人。这样的作业实施既具备了培养学生解题技能的作用又具备了促进学生思考、提问、设计考题的技能的育人意义,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训练他们的数学思维,提高班级整体数学水平。比如说,在学习了“函数与方程”这一章内容之后我们可以安排一项作业设计的作业,让学生将函数与方程的知识与以前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设计一至二道数学题,之后老师会将这些数学题分配到一些有差异的同学身上,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在实施问题解决的经历后就可以获得更多的了解。
总的来说,精心设计下的高中数学课后作业能够让学生更加敏捷地把握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扩展他们思考的范围,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数学潜能,能够在更宽平台上更好地促进学生得到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提升。当然,这样的课后作业需要老师更有方法和针对性的设计,才能将预期目的更高效地实现。
参考文献:
[1]胡世杰,关于高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年。
[2]回世雄,对高中数学的作业结构进行调整的相关尝试[J].语数外学习,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