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期刊浏览

国际刊号:ISSN 1672-5905

国内刊号: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sjyyj218@163.com

网    址:www.jsjyyj.net

论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技巧聂丽菊

论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技巧

            云南省宜良县第三中学        聂丽菊

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优化课堂提问,设计要有目的性、适度性、层次性,注意提问的艺术,针对学生的学情,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问得巧,问得趣,问得有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思考,去获取新的知识,带领学生去遨游文章的海洋,探索文章的真谛,享受语言的优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探究
有效地课堂提问能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气氛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能力的舞台。当课堂提问是有效的时候,那么此时可以确切地说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必然是有效的。
    一、课堂提问要紧扣文本设置
    选入教材的文本大多都是经典之作,是语文教学的载体。因此,有效的问题一定是紧扣文本,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编者、教师对话交流,达到理解文本,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例如,学习小地主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么喜欢小地主,为什么没把他留下,而是让他飞走了?学生的回答很多:想让小地主快乐,而回归大自然才能让他快乐,就让他飞走了;小地主想念家人了,所以让他飞走了;很喜欢小地主,这种喜欢是大爱,而不是自私的占有,就让他飞走了。这些答案可谓异彩纷呈,都有一定的道理,可是作者到底是怎样想的?我紧接着提问:请同学们反复阅读文章最后一段小地主还可以在鸟类里散布点舆论,不时讲讲它的年少经历,谈谈他遇到的人,虽说有时不大温柔,可是心眼还不坏,想一想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呢?学生通过反复研读明白过来了:之所以放小地主回去,是想让小地主向鸟类传播友善的信号,人类是善良的,人和动物是可以和谐相处的。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只有尊重文本,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二、课堂提问对学生学习要具备启发性
    所谓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除了正面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外,还应积极地给予侧面引导,而这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真正所需要的,同时也是教师能力一种的体现。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提问这一方面擅长与否,那就是要精心设计问题,擅长设疑,擅长抓住切入点,抓住适当的时机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务必要认真钻研教材,抓住文本的重点、难点和训练点,更要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层次,提出适宜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得巧妙,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思考,能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先于教师的教学内容,形成默契。例如在教学山中访友一课时,笔者问: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引导学生探讨本文的主旨。这样巧妙的问题一出,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作者的用意和文本的主题。
    三、课堂提问要把握提问时机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把握好时机在关键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而且能促进学生思考力的发展,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提高不少。有学者从课堂教学程序的角度把语文课堂的提问时机分为七个方面:“学生自读前的提问;学生自读后的提问;学生思维停滞时提问;学生没有疑问处提问;学生私下议论时提问;课堂气氛陷入沉闷时提时机提问;结课时的提问。实际上,优秀语文教师往往还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来选择恰当的提问时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的程序针对性强的向学生提问。而普通语文教师则很难把握恰当的提问时机向学生提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诸多为问而问的情况。所以,普通语文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要学会分析和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不能随心所欲的向学生发问。除了要把握好提问时机,教师对问题的语言表达效果也对提问的效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提问用语应有明确的指向性以便学生迅速理解和把握问题。所以,在提问时,教师的语言应该做到简洁、清晰和明确,针对不同类型选取相应的语词,避免语速的过快过慢。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灵活进行调节。做到标准规范,没有歧义。
    四、课堂提问要注重培养学生思考交流、质疑探究的习惯
    俄国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只有设在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由潜在水平转化到新的现有水平。提问过深,学生无从动脑;提问过浅,学生无需动脑。显而易见,为学生搭建合适的脚手架就是对学生的尊重。我认为教师尊重学生,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引发思考的外部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民主、和谐,自由地记论问题,畅所欲言,师生对话,互相启发。尊重学生是要尊重学生的思想,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明白一切创新都要从问题开始。一些优秀的教师以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上海建平中学马路老师主讲第三节,在学生没预习的情况下,让学生朗读、自主提问,从学生的问题中再筛选两个问题作为教学内容。为什么议药安排在茶馆里?为什么文中三个人物都说到疯了’”?学生从敢问到会问是需要一个过程,学生在研读文本发现问题时,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文本无关,南辕北辙,我们也要对其态度给予肯定,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要求他们。在这方面也作过尝试,像”“林黛玉进贾府等文章让学生质疑,虽在质量上没有精品问题,但我们要重视的是学生的质疑态度。只有加以呵护,才能养成敢于质疑的习惯,我们才能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
    五、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问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想要发挥提问教学的有效性,就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关心学生学习情况、回答问题的状态,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只有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疑问,教师才能够针对疑问进行对症下药的教学,帮助学生克服障碍、解决问题、提高成绩。提问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多思考、多探究、多观察、多交流,遇到想不通的问题时及时向教师求助,然后共同谈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质疑,教师才能够获得有效的信息反馈,改进课堂教学手段。例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一边诵读文章一边标注自己不理解的句子,与同学一起交流、讨论、思考。同学们,在学习完整首诗歌后,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我们可以一起来解决。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积极提问,老师,为什么这篇诗歌重点写了康桥旁边的柳树,没有选择描写其他树呢?是因为康桥边只有柳树吗?教师要耐心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不是。柳树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是一种特别的象征……”
    总之,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这正验证了古人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样才会使学生终感觉到知识活水的源源不斷。
参考文献:
[1]白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艺术[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2.
[2]沈晓蕾.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J].教师教育,201512.
[3]钟蔚文.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举隅[J].教师博览,20177.

 


点击次数:18  发布日期:2023/4/5 12:17:59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