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涌现”理念在音乐课堂实施中的应用段 庆
“活力涌现”理念在音乐课堂实施中的应用
四川省武胜县街子小学校 段庆
摘要:“活力涌现”理念在音乐课堂实施中的应用就是要求执教者要创新教法以实现课堂增活力,师生互动增动力,从而使教具有更好的育人性。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活力涌现”的实现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 “活力涌现”理念 实施 应用
随着“三活课堂”课改理念的进一步深入人心,作为教改践行者们为了使自担的课堂能激发学生主体性、增强师生互动性、提高教学有效性就习惯性地把“活力涌现”理念贯彻到自我教学实践中。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镭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受到极大的抑制。在如今的“活力涌现”理念下,我们要打造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实施模式,使师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得音乐核心素养培养。
一、为音乐知识注入生活气息
开放的音乐教学是“活力涌现”的源头,它不拘于一种固定的模式,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我们教师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少年儿童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小动物走路》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出很多优美的舞蹈动作。这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小兔走路,蹦断跳,小鸭走路,摇呀摇呀摇,小乌龟走路,慢吞吞,小花猫走路,静悄悄。歌词具有很浓的生活气息。因此,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这种开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孩子们学生通过歌唱、表演、创作,达到对歌曲的体验,师生之间平等互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他们完全沐浴在优美的情境中,充分感受音乐的趣、音乐的美,激化和深化学生心中对音乐美的熏陶。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师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这是学生“动”起来的基础。只有让学生进入具体的教学情境,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如,我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时,直接通过让学生观看《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视频进行导入。这样既让学生对这首歌曲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又使他们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了解了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从而很快地进入角色,并积极地思考。
三、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聆听、演唱、演奏、编创以及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和音乐实践活动的机会,这是学生“动”起来的关键。仍以上文提到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例,首先,让学生听歌曲,使其明确王二小是怎样做的。然后,提问学生王二小为什么会“坦然地给敌人带路”?最后,在学生情绪高涨的状态下,我又问他们:谁能模仿一下王二小坦然走在前面带路的样子呢?很多学生举手表示自己想上台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刻意要求学生做什么,而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参与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动”了起来。
四、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给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是使学生“动”起来的必要条件。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只有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为他们提供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才能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教学中,我则给学生留出5—10分钟的时间进行表演创作,5—10分钟的时间进行表演展示。这样做,不用教师刻意要求,学生已经“动”起来了,课堂教学高效的目的得以顺利实现。
五、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
音乐课程评价具有诊断、激励等功能,其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欲望,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科学、全面的评价是学生“活”起来的动力。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强烈的追求欲和力量。而评价手段的科学运用,能够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如,在学生完成表演创作与展示这一环节后,我让他们先进行自评与互评,然后再结合学生的评价进行总评。总评并未一味指出学生创作与表演中存在的不足,而是对他们予以肯定与鼓励,并通过“如果再稍微改进一下效果会更好”的话语委婉地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这样既让学生体验到了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喜悦,又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此外,教师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应将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促进他们不断地发展。
“活力涌现”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更应使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认知情趣,这样的课堂才能释放活力,放飞学生个性。
参考文献:
李帮诚,“三活”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学园,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