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探析王淑娟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探析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第二小学 王淑娟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渗透;优势;策略;反思
小学体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场所。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以德育引导体育才能达到体育、德育“双丰收”的效果。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优势
1.体育活动自身优势。在体育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还是体育老师,都要按照规则行事,一起遵守相关规定,营造出友好团结的氛围。精心的策划、严格的规则、自律的行为,这些都包含着道德教育的内容,可以让小学生意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活动可以教会学生约束自身的行为、懂得服从,并且对纪律、社会公德严格遵守。
2.体育内容自身优势。体育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从其所拥有的项目看可以分为田径、体操、球类、游戏、民族体育(包括武术)、韵律活动等等;从运用的形式上看可以分为比速度的、比力量的、比灵敏的、比技巧的、比难度的等等。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
3.体育教师自身优势。和别的学科教师相比较,在小学生眼中,体育老师比较容易接近。体育教学一旦结束,大部分小学生都会主动与体育老师走近,和体育老师探讨各自的抱负理想,老师和学生有很多共同话题,关系比较融洽。因此,和其他学科的老师比较起来,体育老师更容易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学生的想法,增进感情交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
1.结合体育教材进行渗透。从教材内容来看,体育教材与其他课程教材有很大的不同。在其他课程教材中,主要以理论为主,涉及实践的内容很少,而体育教材则理论与实践兼而有之,并且在理论部分中思想内容的体现还非常明显。在体育教材中,理论部分表现在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告诉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正确理解体育的真实含义,灌输学生在生活中坚持体育锻炼的思想,将体育锻炼的目的与现实需要相结合,并且保证身体对于自然环境能有一个充分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实践部分是体育教材中的重要部分,是告诉学生如何进行体育锻炼,掌握运动技巧。在运动中每个动作都有其技术性,并具有自身的特点,体育老师要将教材内容及各种动作要领教给学生的同时,对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思想教育。比如,在进行排球、篮球项目训练时,可以通过这些项目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力量,积极地去维护集体的荣誉,养成坦然面对胜败的良好心态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在学习体操及其使用体育器械时,可以培养学生胆大心细的习惯;在进行长跑训练中,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2.结合体育内容进行渗透。体育教学内容范围比较广泛、内容比较庞杂、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这些特点有利于体育老师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比如,球类活动要求同伴之间合作,这种活动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观念,还可以增强学生之间团结友爱的精神。田径运动一般比较枯燥,如果持之以恒的锻炼,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力;关于优良品质的主题比较多,如勇敢、热爱祖国、团结友爱等,老师可以选定一个主题设计游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这种品质。
3.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渗透。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利用各个教学环节对小学生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制度化、规范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文明礼貌、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等,逐步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体育课的开始部分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课的目的、要求,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教育;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可以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映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班长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因此,把思想教育同体育教学中的组织与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又能提升小学生的道德水平。
4.凸显人格魅力进行渗透。教师庄重严肃的风度,健康朝气的仪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让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和学生集体影响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在集体锻炼中学生团结友顽强拼搏、热爱集体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培养和巩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体育积极分、体育骨干的示范作用,发挥他们的长处,在班级组织各种活动小组。可在组织各种有趣的游戏与竞赛和身体练习时,组织啦啦队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情绪、士气,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反思
要建构新型的伙伴和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观。体育教师爱学生,就要相信学生,要树立“无差生观”。体育教师眼中的一些差生往往只是某方面智力因素较差,而在其他智能方面,在意志品质、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则可能是好学生。体育教师要转变看不到学生的优点、讨厌学生,为努力发现学生多方面的优点,欣赏学生的长处和每一点进步。要建构以学生主体为目标的主体教育观。即通过创设宽松、民主、生动、活泼的体育教育环境,形成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学习的教育机制。提供学生自我发展和表现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自觉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独立思考、富于批判、敢于负责、勇于创造的主体精神,以及自尊自立、自信自律、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主体人格。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渗透教育就是这样循序渐进,以其理论说教难以达到的感召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效。因此,只要教师能把握时机,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将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就能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