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易误用的原因浅析袁丽华
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易误用的原因浅析
四川省岳池县镇龙小学校 袁丽华
摘要:多媒体在助力数学教学提效提质上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实践优势。但这不能成为我们依赖用的理由,更不能成为误用的说辞。作为数学老师要从认识上更新观念,才能确保在使用上减少误用现象出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多媒体 误用 原因
在实施“班班通”项目后,以多媒体为中心的现代信息化技术,对学校育人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这不但会对老师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作用,而且会对老师的备课、资源引用和学生管理都有很大的作用。而小学数学,则是一个很好的育人平台。可以说,有了多媒体的加持,其在向有效教学实施上已经靠近了很大一步。在教学中,多媒体具有不可比的优势直观性,而且在对教学目标达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优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老师由于被多媒体的高效助力给“迷恋”了,在教学上产生了由信赖向依赖的转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老师热衷多媒体助力数学教学实施主要原因就在于多媒体的视觉刺激和灵活的人机互动,其能为课堂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时间,大大提升了化难克重的效率。因为“高度信任”,所以很多老师一个劲儿的用。正是这种被误判为“万能”的多媒体,才致于我们数学课堂连连发生“误用”,由思想上的误解造成行为上的误用。以下,笔者将就近年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遇到的关于多媒体教学的一些误用现象及原因加以浅析。
一、形成思想上的依赖,主要源于认识上的误区所致
一切都是有双重性的,包括多媒体,其仍然有两面性。当前,许多教师对数学有效教学实施中运用多媒体存在着一定认知上的偏差,从而产生了过度的依赖性和盲从性,导致在手段运用上过多地相信其“万能”。主要表现在:
(一)过分夸大优势。在数学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因此,人们产生了这样一个误解,认为只要教室里运用了多媒体助教,就会产生神奇的提效提质效果。正是这种对多媒体的过度渲染,才会导致我们数学课堂由“人灌”向“机灌”的转变,其后果就是对学生的伤害和老师主导作用的弱化。
(二)不顾实际盲目使用。很多人觉得,要想赶上信息化时代,必须采用最新的教育实施方法---数字化方法。在选择好的手段助力提效提质中,是否有必要运用到多媒体我们老师在选择时并没有作积极思考,而是坚信其“能”。我们应该意识到,多媒体只是作为一个辅助性的工具,尽管它的作用很大,但是它并不一定能使每个教学流程、每个目标达成都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只有科学设计,合理使用,才能使其长处转化为提效提质的优势作用。所以,要正确认识其意义,并结合自身和学生实际情况适时恰当地选用媒体而不是盲目相信多媒体,避免流于形式、忽视实际而盲目地去引进课堂。
二、过渡依赖多媒体教学,导致使用上出现误区
(一)使用上过于追求“花哨”效果。由于我们在“国培”促进下对课件的开发水平越来越高,有些教师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一些不必要的内容,看上去很“花哨”,但实际上却适得其反,产生了误用。今年暑假,我曾在网上浏览课堂实录课例时看到老师运用课件助力数学教学实施,其按照教学流程逐个播放,其学生看到那样唯美的画面个个惊叹而兴奋。特别是Flash的运用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看动画兴趣。要知道,这样的课件虽然“花哨”,吸引力强。但是同学们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我们要教的知识点上。这样过于注重画面花哨的做法实际有了分散学生注意力之嫌,分心的学生又怎能在学习新知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因而就无法提高教学效率了;而且,其还它会影响到同学们细致的思维,影响到他们课堂教学进度,从而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所以,高效的教学,在多媒体运用上必须要正确选择画面“装饰”要素,要尽量精简,要有条理,颜色和谐。突出重点,不能盲目的追逐多媒体的画面花哨而造成与知识抢夺学生视角焦点的误用出现。
(二)使用上片面强调呈现多样性。忽略学生动手操作和参与获取知识的兴趣培养在追逐有效教学的过程中是非常错误的。学东西,不光是要听,要有口说,要有手动,还需要脑的合作参与。对于小学生,特别注重动手操作、动脑探究这种协同式学习。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老师把课堂教学中的实际作业和自主探索换成了多媒体教学。比如,在“圆的面积”公式推导的探索过程中,有效的做法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呈现推导探究实验的方法、要求和步骤,让同学们合作探究,将这个圆圈平均分为32个部分,并利用剪刀将圆圈剪开,形成两个象长有锯齿的半圆。再引导学生将这两个半圆如同多媒体呈现的方式进行拼组,形成一个新的图形,并引导学生观察,与原圆进行数据上的探究。接着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然后再让学生总结出“S=IIR2”,这节课用的就是一种利用多媒体辅助的教学实施方法。在学生探究发现的基础上我们老师为了让所有学生都“知其所以然”,还可利用多媒体进行验证,进一步巩固圆面积公式认知。最后学生发现,圆周的长度=矩形的长度,R=宽度,这样,学生就可以得到 C/2×R, C/2= IIR,最后学生自己推导 S=I1R2。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的科学呈现才对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思想、提高数学技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实践表明,无论多么优秀的多媒体课件,都无法替代学生的实际行动和师生的对话互动,运用多媒体要提效提质就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使用。要知道,多媒体是一柄双刃刀,并非无所不能,需要与课堂精准相合。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教育才能提高效率,否则,就会阻碍我们教与学,影响学生思维培养。
参考文献:
[1]范晓蓓,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几个误区[J].吉林教育,2020年。
[2]李春荣,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9年。